[发明专利]电梯曳引机转子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44373.1 | 申请日: | 201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怀仁;潘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绛县祥和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 地址: | 043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曳引机 转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转子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无论在是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办公大楼、高层住宅等众多场所都有应用,电梯有效的加快了社会节奏,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目前市场上的电梯种类也比较繁多,如升降电梯和自动扶梯等,而曳引机是电梯的核心驱动部件,被称为电梯的“心脏”。
曳引机一般包括机座、定子、转子件、制动器等,转子件通过键安装于传动轴上和传动轴一起转动,转子件安装轴承后固定在机座上,所以对转子件连接轴承的连接部精度要求较高,现有转子件的加工方法是先采用铸造浇注成坯料,在进行精加工,由于在铸造中经常会导致安装孔处缩送,使得在后续采用车床进行精加工时造成精度很难达到标准,并且这种加工方法连接部加工难度较高,很难到达标准,在使用中经常会造成转子件断裂,转子件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转子件连接轴承的连接部精度提高的电梯曳引机转子件的加工方法。
一种电梯曳引机转子件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工艺步骤完成:
一、钻孔:对转子件表面进行钻孔,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直径的刀具;
二、精车:先对转子件内、外表面进行精车,再对转子件连接部进行精车,余量为0.025mm—0.03 mm;
三、滚压:将精车后的连接部采用滚刀滚压成所要求的精度;
四、攻螺纹:对钻孔的螺纹孔进行攻螺纹。
所述步骤三中的滚刀采用圆柱形滚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原有工艺上增加滚压,这样通过滚刀对连接部滚压之后,连接部的光洁度提高95%以上,圆柱度也大大提高,使轴承与转子件精密配合,延长曳引机的寿命,使得传动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曳引机转子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梯曳引机转子件,包括转子件本体1,在转子件本体1上的设有连接轴承的连接部2和多个螺纹孔3。
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一、钻孔:对转子件表面进行钻孔,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直径的刀具;
二、精车:先对转子件本体1内、外表面进行精车,再对转子件本体1上的连接部2进行精车,余量为0.025mm—0.03 mm;
三、滚压:将精车后的连接部2采用圆柱形滚刀滚压成所要求的精度,被滚压加工的连接部不仅表面粗糙度瞬间就可以达到Ry0.1-0.8μm,而且加工面硬化后期耐磨性得到提高,同时疲劳强度也增加了30%;
四、攻螺纹:对钻孔的螺纹孔3进行攻螺纹。
本发明中所谓的连接部2是指转子件本体1与轴承连接的部位。
综合上述,本发明中的实施例由于采用圆柱形滚刀对连接部2进行滚压,这样相对传统用车刀车削增大了加工时的接触面积,使产品的光洁度明显提高了,连接部2处的密度和硬度也都有了明显改观,被滚压加工的连接部2不仅表面粗糙度瞬间就可以达到Ry0.1—0.8μm,而且加工面硬化后期耐磨性得到提高,同时疲劳强度也增加了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绛县祥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绛县祥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存放容器
- 下一篇:一种自行走定向静电喷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