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3352.8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苟建霞;解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温式 硫化氢 连续 分解 制取 氢气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到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可控温式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同轴套管结构,外筒(5)与内筒(6)的上方和下方均封口,形成夹套(7),夹套(7)中是用作控温和接地电极的循环液体接地电极,内筒(6)的顶端用绝缘封头封口,通过该绝缘封头的中心向内筒(6)中插入中心电极(1),其伸出绝缘材料的部分与交流升压变压器的高电压端连接,在外筒(5)与内筒(6)环隙的下部固定一根金属电流导出线,其一端深入夹套(7)与循环液体接地电极接触,另一端伸出外筒(5)与接地线(8)连接,中心电极(1)和接地线(8)的材质为铂、铑、钯、金、铜、钨、铁以及含镍和钛的不锈钢;外筒(5)侧壁下端设有循环液体进口(9),外筒(5)侧壁上端设有循环液体出口(4),在内筒(6)上端侧壁上设有原料气进口(3),在内筒(6)的下端设有排出口(10),反应物在内筒(6)与中心电极(1)所构成的筒状空间内进行放电反应,内筒(6)的筒壁是反应器壳体,同时是放电的阻挡介质,外筒(5)和内筒(6)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为氧化物玻璃、刚玉、陶瓷和石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电极(1)的直径与内筒(6)内径之比为1:20-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线(8)的直径与中心电极(1)的直径比为1: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通过调节夹套(7)内液体的温度,控制放电区和筒壁的温度,使产生的硫熔化,离开放电区,保证放电持续稳定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夹套(7)内液体的温度可在放电过程中一直保持在119℃-444℃之间;或在放电初始阶段保持室温,当内筒(6)内壁或催化剂(11)上附着的硫严重影响放电时,再将液体的温度提高到119℃-444℃之间,待壁面上和催化剂(11)上的硫熔化离开后,再将循环液体温度恢复到室温,如此反复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硫化氢连续分解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夹套(7)内作为接地电极的液体为盐溶液、碱溶液和离子液体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3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