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的内孔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2864.2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李峰平;赵宗礼;周余庆;胡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激光 熔化 成形 金属 零件 抛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的内孔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是利用金属粉末在激光束的热作用下完全熔化、经散热冷却实现与固体金属冶金熔覆成形的一种技术。SLM成形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如机械领域的工具及模具(微制造零件、微器件、工具插件、模具)、生物医疗领域的生物植入零件或替代零件(齿、脊椎骨)、电子领域的散热器件、航空航天领域的超轻结构件、梯度功能复合材料零件等。典型的利用SLM技术直接成形金属零件的过程为:根据成形件的三维CAD模型的分层切片信息,扫描系统控制激光束作用于待成形区域内的粉末,一层扫描完毕后,活塞缸内的活塞下降一个层厚距离;接着送粉系统输送一定量的粉末,铺粉系统铺展一层一定厚度的粉末沉积于已成形层之上。然后,重复上述两个成形过程,直至所有三维CAD模型的切片层全部扫描完毕。这样三维CAD模型经逐层累积方式直接成形金属零件。最后,活塞上推,清除多余的金属粉末,从成形装备中取出零件,至此,SLM金属粉末直接成形金属零件的全部过程结束。
就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采用SLM技术直接成形的金属零件,其内孔表面粗糙度一般在20μm以上(取决于激光扫描参数和粉末粒度等工艺因素)。然而,零件的表面质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与产品整机的性能及寿命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抛光是对零件及制品表面进行光饰加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前道工序的加工痕迹,改变零件表面粗糙度,使产品获得光亮、光滑的表面。由于加工对象的材质各有不同、形状多种多样,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对抛光技术的要求复杂多变。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抛光方法有数控滚压刀具抛光、射流抛光、电火花抛光和超声波抛光等。
超声波抛光是利用抛光工具端面做超声频震动,迫使磨料悬浮液对硬脆材料表面进行机械加工的一种方法;磨粒在超声震动下,以很多的速度和加速度不断撞击加工表面,对加工表面的微凸部分进行微切削加工,从而达到抛光的目的。超声波抛光的特点是抛光效率高,如果抛光时间足够长,表面粗糙度可达0.03μm,但其要求有与被抛光孔壁面配合的抛光工具(即振动棒)。目前超声波抛光时,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内孔,都需要先单独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抛光工具,这样费时费力,成本高,延长了零件加工的时间,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同时振动棒需要与通用超声波换能器部件进行装配,并准确插到金属零件内孔中,对于有较多数量内孔的金属零件而言,要么单独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振动棒安装盘,要么一次只能抛光一个孔,轮流抛光,因此振动棒的装夹、定位很难做到精确,抛光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的内孔抛光方法;该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的内孔抛光方法通过在利用SLM技术制造含内孔的金属零件的同时,在内孔对应成形出超声波振动棒,在金属零件成形后,继续成形出与内孔超声波振动棒相连的振动棒安装座,后续将振动棒安装座与超声波设备换能器相连,即可采用超声波振动抛光(加入磨料辅助);本发明省去了超声波抛光工具制作的时间,可同时抛光多个内孔,成本低,效率高,并且对孔的适应性好,定位简单准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的内孔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金属零件的CAD模型,设计与金属零件上的内孔相适应的超声波振动棒;
(2)根据步骤(1)中设计的超声波振动棒的形状类型、尺寸大小、数量及位置分布,设计与超声波振动棒相连的振动棒安装座;
(3)根据SLM技术加工原理,叠层制造出金属零件、超声波振动棒和振动棒安装座。
(4)连接超声波抛光设备,设置抛光工艺参数,加入磨料,进行抛光,得到抛光后的内孔。
优选的,步骤(1)中超声波振动棒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超声波振动棒与金属零件上的内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步骤(1)中超声波振动棒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金属零件上形状尺寸相同的多个内孔对应同一个超声波振动棒。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振动棒安装座与振动棒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振动棒安装座与振动棒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振动棒安装座上,在与金属零件上所有内孔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振动棒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