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的银行卡信息二维码生成及移动支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2693.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亮;李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明亮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6Q20/3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银行卡 信息 二维码 生成 移动 支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费者结算的支付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银行卡信息二维码生成及移动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是使用移动支付设备对所有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电子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是指在移动设备上外部添加擦卡读卡器作为支付功能,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够通用性和缺乏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银行卡信息二维码生成及移动支付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智能移动终端模块、服务器系统模块、支付系统模块及商户端系统模块,其中智能移动终端模块包含有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来扫描信用卡得到拍摄卡的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保存,并对保存后的信息进行二维码生成处理,以及将生成后的二维码显示智能移动终端屏幕并保存,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读取生成的二维码信息来实现移动支付,商户端系统模块具有生成交易订单,并具有将交易订单信息传送到支付结算系统的功能,还具有结算票据的打印功能,其特征在于银行卡信息二维码生成及移动支付的方法:①、用户首先下载软件,并将其安装于智能移动电话中,并完成用户注册;②、开启软件通过移动终端摄像头扫描信用卡,提取信用卡信息,信用卡信息包括信用卡卡号、信用卡有效期的截止日期及卡主姓名,所述的扫描信用卡是有智能移动终端摄像头、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负责采集图样,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块负责对采集的图样进行灰度化、滤波、边沿检测、旋转矫正、图片分割、图片转化,然后生成数据流加密;③、将提取的信息加密后生成二维码,扫描一次信用卡,生成的二维码可以存储在 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可以直接调用更不需要重复扫描;④、用户消费时,商家工作人员将客户的消费金额通过收银机或者计算机的键盘输入到收银机或者计算机,得到生成订单信息的订单号及消费金额;⑤、用户选择智能移动终端支付,并选择保存的二维码信息,输入验证密码,订单号;⑥、将得到的二维码信息、订单号和验证密码用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经网络发送给银行主机或第三方支付系统;⑦、银行主机根据信息进行判断、处理,然后给收银机发送成功后失败的指令,通知收银机是否进行结算。
本发明主要包括服务器部分和智能移动终端部分,服务器部分分析图片,提取信息并生成二维码流程的方法:A、对图片进行处理包括二值化、滤波、旋转矫正;B、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片提取信息,得到卡号,有效期截止日期等信息;C、对得到的信息生成二维码,并返回给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负责采集图片、显示二维码和读取二维码信息的方法:A、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摄像头对信用卡进行拍摄,采集图片;B、对图片进行灰度化、边缘检测、和图片分割,把图片传送至服务器;C、显示服务器返回的二维码;D、读取用户选择的二维码信息。
获取信用卡信息二维码的方法:A、检查图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果符合就提取图片信息,停止拍摄如果不符合就继续拍摄;B、提取图片信息对符合规定的图片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图片表面的数字,并进行保存;C、用提取出来的信息生成对应的二维码;D、服务器把生成的二维码通过国标GB/T18284-2000的标准将二维码图片转化成二维码流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在接到服务器传来的信息后按照国标GB/T18284-2000的标准将二维码流译码成对用的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户可以将银行卡、信用卡等生成二维码保存在智能移动终端,使用时可以直接扫描信用卡,不用去输入十几位的卡号信息,方便、快捷、交易安全,代替各种卡实现无卡化的电子支付交易。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移动终端采集图片信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相应银行信用卡信息并生产二维码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分析图片并生成二维码的处理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操作使用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明亮,未经徐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