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核磁共振谱仪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2690.X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易红;倪中华;张云逸;陆荣生;吴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44 | 分类号: | G01R33/44;G01R3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核磁共振 电路 | ||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核磁共振谱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率源模块,用于产生三路正弦信号,其中两路正弦信号相位差为90°;
与所述频率源模块连接的脉冲产生与收发状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频率源模块的相位差为90°的正弦信号,并采用高速单片机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以产生多种脉冲序列的高频脉冲激励信号,同时采用高速单片机控制模拟开关实现高频脉冲激励信号的发送和FID信号接收两种电路状态的转换;
与所述脉冲产生与收发状态转换模块连接的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接收所述脉冲产生与收发状态转换模块输出的FID信号并进行低噪声放大后,与所述频率源模块产生的第三路正弦信号进行混频,生成中频FID信号后传输至外部显示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核磁共振谱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产生与收发状态转换模块包括脉冲产生电路、收发状态转换电路、第一单片机;
其中:
所述脉冲产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SPDT模拟开关、第一SPST模拟开关、缓冲器、功率放大器;第一SPDT模拟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频率源模块的两路正弦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SPDT模拟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一I/O口,第一SPST模拟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二I/O口;所述单片机控制第一SPDT模拟开关选择接收来自频率源模块的一路正弦信号,并控制第一SPST模拟开关的通断生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所述缓冲器和功率放大器后生成高频脉冲激励信号;
所述收发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二SPDT模拟开关;所述第二SPDT模拟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所述第二SPDT模拟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核磁共振谱仪的射频线圈,所述第二SPDT模拟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三I/O口;所述第一单片机控制第二SPDT模拟开关选择将射频线圈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接收高频脉冲激励信号进行样品激发,或者将射频线圈连接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输出中频FID信号到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核磁共振谱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源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的第一至第三DDS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三DDS芯片对应连接的第一至第三低通滤波器,还包括与第三低通滤波器连接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所述频率源模块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采用第二单片机控制第一至第三DDS芯片产生三路正弦信号,其中第一DDS芯片和第二DDS芯片输出的正弦信号相位差为90°,所述第三DDS芯片输出正弦信号到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与所述脉冲产生与收发状态转换模块输出的FID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差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核磁共振谱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状态转换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SPDT模拟开关和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之间的第二SPST模拟开关;所述第二SPST模拟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四I/O口;所述第二SPST模拟开关在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够隔离所述收发状态转换电路和所述信号接收与处理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6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