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42457.1 | 申请日: | 2013-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挺睿;吴薇;邢思远;丁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矽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5 | 分类号: | A61B5/0245;A61B7/00;A61B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学 传感器 被动式 监护 系统 | ||
1.一种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系统中包括:
声学传感器,直接或间接接入信号调理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心音信号传输至信号调理单元;
信号调理单元,接入无线信号发射机,用于接收来自于声学传感器的心音信号,并将其转发至无线信号发射机;
无线信号发射机,用于将心音信号直接发送至智能终端设备;
智能终端设备,用于通过应用程序将来自于信号调理单元的心音信号进行检测与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系统中还包括体温计,所述体温计也接入信号调理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体温信号传输至信号调理单元,信号调理单元将其与心音信号分别转发至无线信号发射机,由无线信号发射机一并发送至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分别检测与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还接入控制单元,用于由信号调理单元将来自于声学传感器与体温计的心音信号与体温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心音信号与体温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通过输出单元将转换后的心音数字信号与体温数字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分别检测与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通过蓝牙传输或USB传输将心音数字信号与体温数字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控制单元中包括模数转换器与微控制器,所述模数转换器接入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内部集成有存储区域,且微控制器还分别接入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传感器采用压电材料加工制成,所述体温计为温度传感器,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进行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传感器、体温计与信号调理单元之间还设有放大单元与滤波单元,所述声学传感器与体温计分别接入放大单元,放大单元接入滤波单元,滤波单元接入信号调理单元,用于由放大单元将声学传感器、体温计采集到的心音信号与体温信号放大后,通过滤波单元滤波降噪后再传输至信号调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单元中包括放大器与外围电路;所述滤波单元中包括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以及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预置有用于由应用程序对心音信号与体温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阈值,应用程序将来自于信号调理单元的心音信号与体温信号进行存储,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LCD屏幕呈现分析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机通过FM调频传输将心音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设备;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中包括二极管以及限流电阻,所述二极管接入限流电阻,所述二极管接入无线信号发射机,限流电阻接入信号来源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声学传感器的被动式胎心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中包括:
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从诸多信号中提取代表胎心的声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滤波算法、自相关分析及阈值计算对提取的声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声信号分别传输至数据显示模块、数据记录与回放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通过LCD显示屏呈现体温信号及处理后的声信号;
数据记录与回放模块,用于将本地传输过来的信号数据进行存储,并可将存储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回放;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数据记录与回放模块中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矽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矽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