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富氧连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发电供热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1462.0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杨献斌;任焱凯;李会朝;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48;C10J3/84;C10J3/00;C10J3/80;C10J3/86;C10K1/02;C10K1/00;C10K1/12;C10K1/32;C10K1/04;F02C6/18;F01K11/02;F22B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 |
地址: | 1001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连续 气化 燃气 蒸汽 联合 发电 供热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联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常压富氧连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发电供热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化工企业装置的用电负荷、用热负荷都较大,一般企业是采用中、高压蒸汽锅炉配套抽凝式发电机组来达到用汽平衡和用电要求,即采用燃煤锅炉生产蒸汽,利用蒸汽轮机发电,并抽出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满足化工企业装置的用汽要求。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机组规模小,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燃煤锅炉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氧化氮含量高,采用目前的脱硫、脱氮技术又无法脱至较低含量的水平,造成大气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合理性,提供一种新的、能够满足用电负荷和用热负荷、经济的常压富氧连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发电供热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常压富氧连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发电供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制取煤气;将燃料、富氧空气和蒸汽分别加入气化炉产生原始粗煤气,然后对原始粗煤气进行除尘和降温处理得到初处理煤气;
S200:煤气脱硫:对初处理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煤气;
S300:发电供热:将脱硫煤气和空气通入燃烧器燃烧后得到高温烟气,然后将高温烟气经过混合降温处理后通入燃气轮机启动涡轮机做功以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完功后的高温烟气进入中压余热锅炉产生中压过热蒸汽,所述中压过热蒸汽进入蒸汽轮机用于发电后回流至气化炉,从中压余热锅炉出来的高温烟气进入低压余热锅炉产生低压蒸汽,所述低压蒸汽中的饱和蒸汽用于锅炉给水除氧,从低压余热锅炉排出的低温烟气直接排入大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燃料通过燃料运输系统输送进入气化炉;
S102:配置氧气浓度为70%至99.5%的富氧空气,并使富氧空气分别进入第一富氧混合器和第二富氧混合器,进入第一富氧混合器的一次富氧空气通过第一喷嘴进入气化炉,进入第二富氧混合器的二次富氧空气通过第二喷嘴进入气化炉;
S103:来自蒸汽轮机的蒸汽回流进入气化炉;
S104:燃料、富氧空气和蒸汽在气化炉中进行燃烧形成原始粗煤气;然后将原始粗煤气由气化炉顶部引出进入旋风除尘器;此时原始粗煤气的温度为950±20℃;
S105:通过旋风除尘器分离出原始粗煤气中的飞灰,得到经过第一次除尘处理的第一粗煤气,并将飞灰返回气化炉进一步进行二次气化;其中第一粗煤气的温度为850±20℃,含尘量为180至210g/m3;
S106:对第一粗煤气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得到第二粗煤气,同时得到中压过热蒸汽;此时第二粗煤气的温度为150±10℃,含尘量为12至18g/m3;
S107:对第二粗煤气进行第二次除尘处理得到初处理煤气,初处理煤气的温度为150℃,含尘量为75mg/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如下步骤:
S201:对初处理煤气进行水解处理,将煤气中的有机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得到第三煤气;
S202:对第三煤气进行除尘冷却和气水分离处理后得到第四煤气,第四煤气的温度为35±5℃,含尘量为8至12mg/m3,硫化氢含量为1400至1600mg/Nm3;
S203:对第四煤气进行湿法脱硫处理得到一次脱硫煤气,湿法脱硫采用的设备为脱硫塔,一次脱硫煤气的硫化氢含量为40至60mg/Nm3,温度为40±5℃;
S204:采用脱硫剂和吸附剂对一次脱硫煤气进行干法脱硫处理得到二次脱硫煤气,二次脱硫煤气的硫化氢含量小于1mg/N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3包括如下步骤:
S2031:对第四煤气进行除尘处理得到第五煤气,所述第五煤气的含尘量低于1mg/m3;
S2032:对第五煤气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六煤气,所述第六煤气的压力约为10KPa,温度为50±5℃;
S2033:对第六煤气进行冷却处理,得到第七煤气,所述第七煤气的温度为35℃;
S2034:对第七煤气采用脱硫塔进行湿法脱硫处理得到第八煤气,脱硫塔吸收了第七煤气中的硫化氢。
S2035:对第八煤气进行净化处理,清除煤气中的细小灰尘、油粒、硫泡沫,得到一次脱硫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昊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