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1284.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圣兵;陈雪初;刘佃娜;徐靖航;黄晓博;张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厂尾水 补给 城市 河道 原位 旁路 联合 净化 方法 | ||
1.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原位净化方法与旁路净化方法的联用对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的原位净化方法将沉水植物(2)及造流装置(3)置于河道中,利用沉水植物(2)对水体进行净化,利用造流装置(3)形成水体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
所述的旁路净化方法是将砾石床装置(5)经循环管道安装在河道的下游对河道内的水体进行循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2)包括菹草、苦草或马来眼子菜,沉水植物(2)的覆盖度不小于河道面积的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流装置(3)为筒状结构,底部设有气室(11),该气室(11)的出口处设有隔板,气室(11)上设置的进气口(10)经空气输送管连接空气压缩机,造流装置(3)的顶部连接浮筒(8),底部连接沉子(9),垂直竖立于水中并保持位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流装置(3)的直径为30cm,高度为6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11)的宽度为0.1m,高度为0.15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8)高30cm,直径为10cm,浮筒(8)内填充塑料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子(9)为6个单重为3kg的水泥砌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11)的底部形成气弹,该气弹自下而上推动下层水体在筒内上升,并到达表面水体后分散开来,拉动下部水体继续在筒内上向流动,从而形成持续性的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流装置(3)顶部距水面0.2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原位与旁路联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砾石床装置(5)内放置粒径为50-150mm砾石、沸石按体积比1∶1组成的混合基质,砾石床装置(5)每天处理水量为河道水体总容积的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2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