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刚度的平面串并联仿生摆动推进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1208.0 | 申请日: | 201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洲;崔祚;何景峰;佟志忠;田体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度 平面 串并联 仿生 摆动 推进 机构 | ||
1.一种变刚度的平面串并联仿生摆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T”型结构刚性体单元和多个模拟鱼体侧向肌单元(2),每个“T”型结构单元包括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1)和模拟鱼脊椎的刚性体(4),模拟鱼脊椎的刚性体(4)的一端与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1)的中间位置铰接;模拟鱼脊椎的刚性体的另外一端与下一个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中间位置铰接,从而使多个“T”型结构刚性体单元依次互相串联;模拟鱼体侧向肌单元(2)包括弹簧(2-1)和阻尼器(2-2),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器(2-2)的两端连接,第一个“T”型结构单元的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1)的一侧与模拟鱼体侧向肌单元(2)的一端连接,该模拟鱼体侧向肌单元(2)的另外一端与下一个“T”型结构单元的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的一侧连接,每个“T”型结构单元另外一侧的连接结构也相同,从而使整体机构形成平面超冗余串并联机构,若对首端“T”型结构单元施加正旋的驱动力矩,则该串并联机构能够产生平面往复摆动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刚度的平面串并联仿生摆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端驱动力矩和各结构单元对应的刚性体的刚度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1:选取所要拟合的鱼体波和平面串并联机构的几何参数
选取鱼游动时鱼体发生最大弯曲时鱼体波形成的包络线为所要拟合曲线,由生物观测得到;
确定串并联机构的几何参数,包括“T”型结构刚性体单元的个数N,第i个“T”型结构刚性体单元的模拟鱼肋骨的刚性体长度ri和模拟鱼脊椎的刚性体的长度hi,连接在“T”型结构刚性体单元之间的模拟鱼体侧向肌单元的弹簧未变形之间的长度l0i;
对于结构参数确定的平面串并联机构,转动惯量Ii,相对转角θmaxi,结构单元的变形尺寸f(θmaxi+1)均为非零常数,则第k个串并联结构单元中弹簧所对应的刚度ki的计算表达式为:
Ii为第i节结构单元对应的转动惯量;ω为串并联机构的驱动频率;
根据平面串并联机构弹性力的传递性以及被动驱动的特点,根据(6)可由末端结构单元逐一递推求解该串并联机构各结构单元对应的刚度ki和首端驱动源的驱动力矩M1=k1f(θmax1);
其中,将需拟合的包络线与串并联结构对应,以串并联结构单元为旋转体,其旋转中心为包络线上的离散点,将连续的包络线曲线离散为多段折线段,在起始点处建立以水平线为x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各离散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每段折线段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θi0,然后计算后一段折线相对于前一段折线的相对转角θmaxi;
其具体计算方法为:在直角坐标系中,设相邻离散点A,B,C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xc,yc),该三点确定两段直线段AB和BC,设其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θa0、θb0,则
设直线段AB与BC之间的相对转角为θmaxb,则θmaxb=|θb0-θa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2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住宅外廊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