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及其开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0891.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华;薛春良;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启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4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机床 及其 开槽 方法 | ||
1.一种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表面平行设置的一仿形模具及一工件,所述工件由设置在所述床体上表面一端的尾座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床体上表面另一端的工件轴主轴箱夹持,所述工件下方设置一辅助装卸装置,所述床体上表面还设置有导轨,模具进给机构及刀具进给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其中,所述模具进给机构夹持所述仿形模具,所述刀具进给机构设置在所述尾座组件的外侧,其上设置有车刀刀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模具与所述工件的轴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卸装置包括二伸缩性托举装置,所述二伸缩托举装置支撑所述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刀塔由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带动,所述车刀刀塔包括车刀刀塔座和设置在所述车刀刀塔座上的车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进给机构、所述刀具进给机构、所述尾座组件以及所述车刀刀塔沿所述轨道移动以调整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具有两组进给单元,每个所述进给单元都包含精密滚珠螺杆及设置在所述进给螺杆一端的进给电机,所述两组进给单元实现进给过程中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进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仿形模具两端以夹持模具的模具主轴箱和模具轴组件尾座,所述模具主轴箱和模具轴组件尾座固定设置在模具进给底板上,所述模具进给底板滑动设置在模具进给导轨上,所述模具进给底板下方还设置有精密滚珠螺杆及设置在所述精密滚珠螺杆一端的进给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具有二CCD检测装置。
9.一种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开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模具装载,刀具对刀检测:根据工件需求装配对应规格模具,在视觉对刀后,将所述模具及刀具回归安全零位;
2)工件装夹:将工件放置在顶起的辅助装卸装置上,辅助装卸装置的托举装置接受所述工件后下降至装夹位,由尾座完成装夹后,所述辅助装卸装置下降,直至隐藏到床体内;
3)车削加工:转动工件轴主轴,车削工件外圆,去除表面杂质;
4)磨削加工:所述工件外圆车削完成后,转动模具轴主轴,通过进给电机粗、精结合进给,完成一次成型加工,同时在磨削过程中喷洒冷却液至模具与工件交合区域内;
5)工件拆卸:磨削加工完成后,所述模具及刀具退回零位,所述辅助装卸装置升起至装夹位,取走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磨复合仿形机床开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工出的槽型为U型或V型,开口角度为0~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启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启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8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