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纳米粒子掺杂三端子并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0724.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滨;武健;阮圣平;沈亮;刘彩霞;董玮;张歆东;周敬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纳米 粒子 掺杂 端子 并联 聚合物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NPs)掺杂的三端子并联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材料来源广泛、低成本、柔性、可大面积制备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极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传统反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由阴极、电子传输层、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构成。但是一种活性层只能吸收固定波长的太阳光,这样会大大降低光的利用效率。目前研究发现,在活性层中掺杂金属纳米粒子后,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增强了活性层的光吸收能力,增加了器件中光激子的生成,从而提升了器件光电流,提高了对于太阳光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掺杂的三端子并联(所谓三端子并联即有三个电极,采用共阳极、双阴极的并联结构)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活性层吸收光范围互补的两个子电池组成并联结构,并且在每个子电池的活性层中掺杂金属纳米粒子,利用金属纳米粒子附近的等离子增强效应提高太阳能电池对于太阳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为:作为衬底和阴极的ITO导电玻璃、TiO2电子传输层、PSBTBT:PC70BM:NPs活性层、MoO3空穴传输层、Ag阳极、WO3空穴传输层、P3HT:PC70BM:NPs活性层、LiF电子传输层和Al阴极,即结构为ITO/TiO2/PSBTBT:PC70BM:NPs/MoO3/Ag/WO3/P3HT:PC70BM:NPs/LiF/Al;其中NPs代表Au或Ag纳米粒子。
ITO阴极层的厚度为50~100nm,TiO2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5~50nm,PSBTBT:PC70BM:NPs活性层的厚度为200~300nm,MoO3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3~5nm,Ag阳极的厚度为80~120nm,WO3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3~5nm,P3HT:PC70BM:NPs活性层的厚度为200~300nm,LiF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1~3nm,Al阴极的厚度为70~110nm。PSBTBT:PC70BM:NPs活性层的质量比为1:1:0.02~0.05,P3HT:PC70BM:NPs活性层的质量比为1:1:0.02~0.05。
本发明中采用的三端子并联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选择聚合物材料体系P3HT:PC70BM和PSBTBT:PC70BM为叠层聚合物电池的两个活性层,P3HT的吸收光谱是400~600nm,PSBTBT的吸收光谱是600~800nm,这两种材料的吸收光谱可以在可见光区实现互补。并且我们采用自己合成Au、Ag纳米颗粒和活性层材料进行共混,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在活性层中均匀分布,并实现良好的相分离,保证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效应能够在活性层的各部分发生作用,保证活性层成膜均匀,起伏度小,没有皲裂。纳米粒子周围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增强了活性层的光吸收能力,增加了器件中光激子的生成,从而提升了器件光电流。
Ag纳米粒子的合成:将0.4~0.6g的硝酸银溶于15~25ml的去离子水,并置于100ml的反应釜中,再分别将1~3ml的亚油酸、0.4~0.6g的油酸钠和40~60ml的乙醇先后放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8~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时,在反应釜的底部收集到银纳米晶;然后,将银纳米晶超声分散在乙醇中,离心清洗,反复3~5次;最后,将银纳米晶分散在甲苯中,得到银纳米粒子的甲苯溶液;
Au纳米粒子的合成:在100mL烧杯中加入20~40mg柠檬酸钠水溶液,加热至90~100℃,然后将2~3ml、0.16mg/ml的HAuCl4加入上述溶液中,保持温度并定容20~40min后冷却。
本发明所述基于金属纳米粒子掺杂的三端子并联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步骤如下:
1)将ITO导电玻璃(深圳南玻集团)放入烧杯中,分别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0~30min,清洗后用氮气吹干,放入培养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