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的药物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163.5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丙玉;刘淑彬;周新卫;于芳;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丙玉 |
主分类号: | A61K31/5517 | 分类号: | A61K31/5517;A61P11/00;A61K31/167;A61K31/05;A61K31/44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路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胃病 全麻 诱导 期反流误吸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的药物组合。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针对已进食而未禁食的饱胃病人的全身麻醉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病人需要立即行全身麻醉与手术以进行相应的疾病治疗甚至挽救生命;另一方面,若对此类病人即刻行全身麻醉,则易在全麻诱导期因饱胃而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肺功能受损,病人缺氧,缺氧严重则危及生命。
饱胃病人本身就因饱胃而胃内压力增高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常规全麻诱导期用肌松药后,用面罩加压给氧,不适当的高压气流可使环咽括约肌开放,胃迅速胀气,从而促使反流误吸的发生。
如何有效地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一直未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目前常采用:①严格禁食时间6~8小时,以期胃排空。但往往因病人应激性胃肠功能紊乱而致即使禁食时间足够仍达不到胃排空;更棘手的是若病情危急,是不允许长时间等待的,否则就会贻误手术治疗以致生命危险;②清醒状态下表面麻醉气管插管法。此法病人痛苦、插管成功率难保证、耗时长,不利于病人尽早舒适接受手术治疗;③环状软骨压迫法。全麻诱导应用肌松药,把环状软骨向后施压于颈椎体上,以期闭合食管来防止胃迅速胀气,面罩加压给氧后行气管插管,完成麻醉诱导。但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方面证据以证明此法可防止胃迅速胀气以减少反流误吸发生;且有研究证明,50%的病人食管并不正对在气管后,故环状软骨加压后反而会进一步增加食管偏离的比例,达不到闭合食管来防止反流误吸的目的;再者,压迫环状软骨不仅会影响声门暴露情况从而降低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而且有一定禁忌比如:颈部外伤、颈椎不稳定性损伤,估计气管插管困难等。此法不能有效闭合食管,不能阻止因应用肌松药且面罩加压给氧而致的胃迅速胀气,故不能有效防止反流误吸。
随着强效速效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的应用,其强效性使得不用肌松药完全可达到与应用肌松药同样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其速效性使得全麻诱导时间大大缩短,诱导前让病人自主呼吸面罩给氧后,在诱导时不再面罩加压给氧,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在全麻诱导期间可以维持正常。基于这两点,全麻诱导可以不用肌松药、不需面罩加压给氧,从而避免了胃迅速胀气、胃内压力增高。强效速效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辅以强效速效镇静全麻药咪达唑仑、丙泊酚以及兼具多个辅助功能的盐酸利多卡因,从而促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的药物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将盐酸利多卡因1.5mg/kg、咪达唑仑2mg,丙泊酚40~60mg及瑞芬太尼3~4μg/kg均匀混合,所得药液即为预防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对饱胃病人进行全麻诱导,①不用肌松药,可以达到与应用肌松药同样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顺利完成气管插管、麻醉诱导;②可以快速让病人意识消失,大大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不需面罩加压给氧,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在全麻诱导期间维持正常。从而避免了应用肌松药及面罩加压给氧后环咽括约肌开放,胃迅速胀气、胃内压力增高,有效预防了饱胃病人全麻诱导期反流误吸,大大提高了此类麻醉的安全性,且简便易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丙玉,未经曹丙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