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居民小区使用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0065.1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魏隆基;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居民 小区 使用 生活 污水 生物 集成 处理 设备 | ||
1.一种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容器(8)、污水进入导管(4)、曝气机(5)和排泥导管(6),其特征在于,
主体容器(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围绕在第一曝气反应室(1)外部的第二曝气反应室(2),其中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下底面分别与主体容器(8)的至少一部分下底面重合,而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侧面和上底面都不与主体容器(8)的各个面接触,由此主体容器(8)内部非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非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空间构成了澄清室(3);
污水进入导管(4)从主体容器(8)的上底面穿入直至第一曝气反应室(1)内部,其中污水进入导管(4)位于第一曝气反应室(1)内部的一端位于第一曝气反应室(1)的下部;
第一曝气反应室(1)通过其上部侧面上的开口(11)与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上部连通;第二曝气反应室(2)通过其下部侧面上的开口(21)与澄清室(3)下部连通;澄清室(3)上部侧面具有排放口(5);
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下底面均具有排泥口(62),而且排泥口(62)通过排泥阀门(61)与排泥导管(6)相连;
曝气机(5)通过多个通气导管(71)分别向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第二曝气反应室(2)内部曝气;以及
主体容器(8)是圆柱形、立方体或球形,优选是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通气导管(71)通入第一曝气反应室(1)或第二曝气反应室(2)内部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一曝气反应室(1)或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下部;
优选其中,通入第一曝气反应室(1)的通气导管(71)至少有两个;和/或,通入第二曝气反应室(2)的通气导管(71)至少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曝气反应室(2)下部侧面上的开口(21)设置在第二曝气反应室(2)侧面下部和下底面的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通气导管(71)通入第一曝气反应室(1)或第二曝气反应室(2)内部的一端均带有曝气头(72)。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曝气反应室(1)内部曝气,使溶解氧(DO)保持在0.2-1.5mg/L;和/或,向第二曝气反应室(2)内部曝气,使溶解氧(DO)保持在3-4mg/L。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曝气反应室(1)和第二曝气反应室(2)内部填有生物立方体载体(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立方体载体(12)的边长为0.5-2cm,优选为1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立方体载体(12)的孔隙率大于9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立方体载体(12)由海绵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和/或,生物立方体载体(12)富集的生物量能达到12000-30000 MLSS kg/m3。
10.用于权利要求6-9之任一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设备中的生物立方体载体(12),其特征在于,其边长为0.5-2cm,其孔隙率大于95%,其由海绵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而且其富集的生物量能达到12000-30000 MLSS 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0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效啤酒复合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机号码的实名认证安全登录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