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40059.6 | 申请日: | 2013-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缪友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友道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0;A61K35/36;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冻疮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冻疮是严寒季节一种常见皮肤病,无论男女老幼均可以发生,但以妇女、儿童发病居多。常常在春季好转痊愈,冬季复发,且好发于手指、耳廓等暴露部位以及血液循环缓慢(血运相对不足)的足跟、足趾部。发生冻疮时,皮肤苍白红肿,触之冰凉,自觉灼痛,瘙痒,遇热痒剧。
现有的冻疮膏虽有一些疗效,但疗程长,不能及时治好冻疮,早日解除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冻疮膏,它疗效好,且治好的冻疮不易复发。。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臭蒲根10-14、昆虫金铃子13-17、刺猬皮13-17、干姜6-10、狗尾巴草4-8、白背叶6-10、细辛1-5、椴树6-10、抗子梢13-17、五加皮4-8、红花4-8、刘寄奴12、穿山甲10-14。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臭蒲根12、昆虫金铃子15、刺猬皮15、干姜8、狗尾巴草6、白背叶8、细辛3、椴树8、抗子梢15、五加皮6、红花6、刘寄奴10-14、穿山甲1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疗效好疗程短,具有发汗解表、活血、舒经活络的功效,能及时治好冻疮,且治愈的冻疮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臭蒲根12、昆虫金铃子15、刺猬皮15、干姜8、狗尾巴草6、白背叶8、细辛3、椴树8、抗子梢15、五加皮6、红花6、刘寄奴10-14、穿山甲10-14。
按上述配比取各原料,粉碎,加适量水煮开,得到药水。当药水温度在40-60℃的时候,将冻疮部位浸入药水中。当药水冷却后再进行加热,再浸泡。每天浸泡2个小时左右,一般连续治疗15-25天,冻疮治愈。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李某,女,20岁。三年前开始,一到冬天手上就长满冻疮,手指红肿,温度高时有瘙痒感。每次冻疮时手上都擦涂冻疮膏,但是效果不明显,且每年都复发。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每晚泡手一次,每次1-2小时,20天后,冻疮治愈。
病例二:
蓝某,女,18岁。主诉10岁开始,每年冬天手脚都长满冻疮,严重时,表皮裂开,手脚活动不方便。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每晚泡手一次,每次1小时,25天后,患者手脚冻疮治愈,第二年未复发。
病例三:
赵某,男,12岁。主诉,寒冬时,手上开始长出冻疮疙瘩,并且慢慢长大开始肿胀。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每晚泡手一次,每次1小时,10天后,冻疮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友道,未经缪友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