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鞍形双曲面混凝土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9510.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碧桥;唐兵;朱国梁;王爱军;施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鞍形 双曲面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马鞍形双曲面混凝土板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空间几何可知,双曲线绕椭圆进行旋转即可形成双曲面,例如,在z轴零点处椭圆方程为:
在y轴零点处双曲线方程为:
当上述双曲线沿着椭圆进行旋转即可形成双曲面。而在双曲面正下方用四边形向上投影,在双曲面上截出的曲面即为马鞍形双曲面。
随着建筑造型的日益丰富多彩,马鞍形双曲面结构建筑外型设计得到应用。该结构突破了以往的建筑格局,具有一对上翘角和一对下沉角的独特风格。然而,由于马鞍形双曲面相对于平面显得形态复杂许多,采用传统的梁板模板制作法实现混凝土板构建不仅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工效极低,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进度要求。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910080678.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曲面造型的建筑物混凝土顶面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将空间曲面结构进行水平投影;将水平投影面分成若干个网格;通过建立局部坐标系,计算出水平投影面坐标系中各网格节点所对应的空间曲面上的标高;根据各标高数据确定各承力钢管横杆的位置,以完成搭架作业,然后,按照标高数据形成背枋,再把所形成的背枋固定在相应的各承力钢管横杆上;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和粉煤灰的小粒径;泵管先布置于双曲板的最低处,沿对角线方向从下往上布料,向最高点推进;泵车在对角线的两侧交替下料,浇筑振捣,由人工随着拍实、收光。采用该方法建造曲面必须分段制造具有不同曲度的背枋(龙骨),因此不仅施工操作复杂、难度较高,而且完工之后龙骨材料难以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施工操作简便,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显著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效的马鞍形双曲面混凝土板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马鞍形双曲面混凝土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量放线——在待建马鞍形双曲面混凝土板的三维几何模型上按预定精度建立相交空间直线构成的空间网格,所述空间网格的垂向投影为相交平面直线构成的平面网格,所述空间网格中的空间交点与所述平面网格中的投影交点一一对应;
第二步、搭设立架——在施工地面放样出实际比例的平面网格,并按平面网格搭设扫地杆以及垂向立杆,垂向立杆搭设在实际比例平面网格的交点上,各垂向立杆的高度分别按三维几何模型空间交点至对应投影交点的实际距离设定;
第三步、构建支撑体系——搭接辅助支撑,与立杆构成相互关联的立体支撑体系;
第四步、安装楞条——将作为主楞的直线建材分别以三维几何模型空间网格线相应的位置按序与相应的各垂向立杆顶部固连,构成投影平行的间隔分布双曲面撑梁;将作为次楞的直线建材以预定密度按序承担固定在主楞上,构成双曲面空间格栅;
第五步、搭建模板——次楞上固定面板,在双曲面空间格栅上形成双曲面模板;并在双曲面模板周边固定模板挡边;
第六步、绑扎钢筋——在双曲面模板周边的模板挡边内按预定间距绑扎钢筋,构成双曲面钢筋层;
第七步、建造盖板——以与搭建模板类同的方法,在钢筋层之上构建周边搭在模板挡边之上并留出浇注口的双曲面盖板,形成双曲面浇筑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