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9147.4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华;张永永;马鹏;周科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传感 光缆 中的 埋设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打入桩,其步骤如下,
1.1、在基桩上设置一组与其轴线平行、并以该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的预埋钢管(1),各预埋钢管(1)的两端均伸出每节基桩两端;
1.2、进行基桩打入施工,施工过程中,在位于最底端的预埋钢管(1)底部,以及位于最顶端的预埋钢管(1)顶部分别设置底盖和顶盖;
1.3、将传感光缆(2)从中部折弯180度,并将该折弯部固定于金属支架上使其平滑过渡;
1.4、待打桩休止期过后,将传感光缆(2)及一根注浆软管(3)一同放入预埋钢管(1)内,直到传感光缆(2)的折弯部伸至预埋钢管(1)底部;
1.5、通过注浆软管(3)向预埋钢管(1)内注浆,直至管口出浆,待管内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传感光缆(2)的埋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桩打入施工过程中需要接桩时,将两节基桩上的各预埋钢管(1)一一对齐,然后将对应的两根预埋钢管(1)端部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缆(2)的折弯部呈水滴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缆(2)上固定有一根钢丝绳(4),该钢丝绳末端悬挂有一直径小于预埋钢管(1)内径的吊重(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缆(2)折弯时、与钢丝绳(4)固定时、放入预埋钢管(1)过程中及注浆前后,均进行传感光缆(2)的通光性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为钢管桩,所述预埋钢管(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钢管桩的外壁或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笼时,将预埋钢管(1)绑扎在钢筋笼上,然后进行预制桩的施工,将预埋钢管(1)预先埋设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管(1)的外径为50-110mm;所述传感光缆(2)为采用单根单模光纤制作的紧固光缆,其长度大于整个基桩桩长的两倍。
9.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灌注桩,其步骤如下,
3.1、在制作灌注桩的钢筋笼时,将预埋钢管(1)绑扎在钢筋笼上,各预埋钢管(1)的两端均伸出每节钢筋笼的两端;
3.2、进行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使得各预埋钢管(1)与该灌注桩轴线平行、并以该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施工过程中保证无异物进入预埋钢管(1)内;
3.3、将传感光缆(2)从中部折弯180度,并将该折弯部固定于金属支架上使其平滑过渡;
3.4、待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将传感光缆(2)及一根注浆软管(3)一同放入预埋钢管(1)内,直到传感光缆(2)的折弯部伸至预埋钢管(1)底部;
3.5、通过注浆软管(3)向预埋钢管(1)内注浆,直至管口出浆,待管内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传感光缆(2)的埋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传感光缆在基桩中的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接钢筋笼时,将两节钢筋笼上的各预埋钢管(1)一一对齐,然后将对应的两根预埋钢管(1)端部密封连接,并将两节钢筋笼焊接连成一体,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1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眼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板料多点模调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