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磷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38275.7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海;闫志峰;林福东;柴兴旺;沈生龙;陈东辉;王宝刚;刘玉成;马圣胜;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β-磷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磷酸钙(β-TCP)粉体因其化学组成与自体骨相似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缺损填充材料、骨组织替代材料、牙齿替代材料以及生物基因载体等。目前,β-磷酸钙(β-TCP)粉体传统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中,湿法主要包括可溶性钙盐和磷酸盐反应工艺、酸碱中和反应工艺和水热法等;而干法相对较少,比较成熟的主要是固相合成法,以上方法要么工艺复杂,不好控制,要么组成不均匀,有杂相存在,很难制得单一纯晶体,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工艺复杂、组成不均匀和有杂相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组成均匀和无杂相的β-磷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以可溶性钙盐为钙源,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作为磷源,用去离子水将原料可溶性钙盐为钙源和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混合加热2小时,加热温度为85℃-95℃,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得到第一产物;
所用可溶性钙盐为硝酸钙,磷源为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分子式:C7H11O9P),加热搅拌使溶液最终化成胶体;
所述的可溶性钙盐和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按照钙元素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45-1.55:1,进一步优选为1.48:1.52,最优选为1.5:1。
二、将步骤一所得第一产物放入烘箱中脱水,温度为150℃,前40分钟每10分钟搅拌一次放气,40分钟后每20分钟放气一次,一个半小时以后,在炉中干燥12小时,便可得到第二产物。
三、将第二产物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温度为1000-1100℃,煅烧时间为24小时,煅烧时升温速度为3℃/min,最终可得β-磷酸钙(β-TCP)粉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简单、材料组成均匀、无杂相,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得产物的XRD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以可溶性钙盐为钙源,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作为磷源,用去离子水将原料可溶性钙盐为钙源和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混合加热2小时,加热温度为85℃-95℃,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得到第一产物。
所用可溶性钙盐为硝酸钙,磷源为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分子式:C7H11O9P),加热搅拌使溶液最终化成胶体。
二、将步骤一所得第一产物放入烘箱中脱水,温度为150℃,前40分钟每10分钟搅拌一次放气,40分钟后每20分钟放气一次,一个半小时以后,在炉中干燥12小时,便可得到第二产物。
三、将第二产物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温度为1000-1100℃,煅烧时间为24小时,煅烧时升温速度为3℃/min,最终可得β-磷酸钙(β-TCP)粉体。
为了使得到的β-磷酸钙(β-TCP)粉体粉体更为纯净,原料混合物中,所述的可溶性钙盐用量和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用量按照钙元素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45-1.55:1进行混合,进一步优选为1.48:1.52,最优选为1.5:1。
其中所述溶液中,去离子水的用量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是能将原料混合物溶解即可。
所述溶液中可溶性钙盐为硝酸钙,去离子水的用量是使得硝酸钙的摩尔浓度为1.3-1.5mol/L,进一步优选为1.35-1.45mol/L.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最终得到的产物是β-磷酸钙(β-TC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