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37350.8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天;刘玉强;陈大林;窦杰;黄虎军;赵英凯;鲍京华;陈治毓;刘世和;何英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富集 过程 中的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硫化矿冶炼中的进行控制电位氯化浸出分离贱金属元素得到贵金属控电氯化渣的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硫化铜镍矿和镍原料中均含有铂族金属,经火法冶炼后,大部分铂族贵金属富集于高镍锍中,经高锍磨浮产出富含贵金属的二次铜镍合金。由于二次铜镍合金中贱金属和硫约占总质量的98%~99%。因此,必须进行控制电位氯化浸出分离贱金属元素得到贵金属控电氯化渣,然后经脱硫后,才能使贵金属进一步得到富集。
通常贵金属在富集过程中的脱硫工艺采用四氯乙烯法脱硫,但是采用该方法时脱硫原料需要烘干,同时由于四氯乙烯为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毒性大、作业环境恶劣。此外,采用碱浸脱硫工艺,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反应后溶液粘稠度高,不易过滤,且滤液中的铂、钯、金等贵金属的含量较高,不利于贵金属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大部分单质硫脱除掉,脱硫效率高,贵金属损失小的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首先将控电氯化渣进行浆化,然后加入亚硫酸钠进行反应,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得到脱硫滤渣。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控电氯化渣进行浆化后,控制溶液pH值为8~9。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硫酸钠的加入量按贵金属控电氯化渣含硫量计算,Na2SO3:S=2~5:1。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反应的液固重量比为5~8:1。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反应的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为0.5~1h。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利用亚硫酸钠和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代硫酸钠来实现贵金属富集脱硫。由于贵金属控电氯化渣中的硫大部分以单质形态存在,加入亚硫酸钠反应,可以将控电氯化渣中的大部分单质硫脱除掉,对控电氯化渣的脱硫率均在90%以上,产生的脱硫液中的贵金属的含量均小于0.001g/L,脱硫过程中贵金属损失小;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贵金属富集过程中的脱硫方法,其过程理将控电氯化渣进行浆化,然后加入亚硫酸钠进行反应,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得到脱硫滤渣。将控电氯化渣进行浆化后,控制溶液pH值为8~9;亚硫酸钠的加入量按贵金属控电氯化渣含硫量计算,Na2SO3:S=2~5:1;液固重量比为5~8:1;反应的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为0.5~1h。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往容器中注入300ml水,加入200g含硫80%贵金属控电氯化渣,搅拌5min,测溶液pH=4,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8,然后加入800g工业级Na2SO3·7H2O,补水至总体积为1000ml,进行加热升温,当温度达到100℃时,恒温反应1h,补水至1000ml并冷却,至80℃时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至中性,得到40.5g含硫29.8%贵金属脱硫渣,脱硫率达到92%,检测脱硫液中Au的含量为0.0009g/L 、Pd的含量为0.0002g/L、Pt的含量为0.0007g/L。
实施例2
往3000L容器中注入800L水,开动搅拌,加入400kg含硫81.5%贵金属控电氯化渣,测pH=3,加入工业碱液调节溶液pH=9,加入2000kg亚硫酸钠(工业级Na2SO3·7H2O),补水至总体积为3000L,加热升温,当温度到达100℃时,恒温反应0.8h,补水至3000L并冷却至80℃时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至中性,得到100kg含硫27.8%贵金属脱硫渣,脱硫率达到92%,经检测脱硫液中Au的含量为0.0008g/L、Pd的含量为0.0002g/L、Pt的含量为0.0006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7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装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小颗粒油页岩干馏装置及其干馏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