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7329.8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会成;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平清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6/10 | 分类号: | C03C6/10;C03C10/04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尾矿 原料 复合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尾矿是一种铁矿生产的废弃物,对铁尾矿实现无害化利用是解决对铁尾矿的最好方法,利用铁尾矿生产微晶玻璃装饰板材和其他微晶玻璃产品是一个重要手段。而由于铁尾矿含铁高和颜色灰暗,形成的微晶玻璃为灰褐色,不能起到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因此丰富了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颜色,满足了装饰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其步骤为:把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按一定厚度的微晶玻璃粒料铺洒于棚板上,核化温度为880℃ - 890℃,保温时间50-60分钟,晶化温度为1130℃ - 1140℃,保温时间85-95分钟,然后逐渐降温至≤100℃出窑,成形。
本发明设计了,按重量比: 32 - 37% 的铁尾矿与63 - 68%的石英、长石、硅灰石、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硼、氧化钡和氧化锰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把混合物放置在玻璃熔窑内,在1450℃ - 1480℃温度制成玻璃溶液,把玻璃溶液经过水淬方法制取颗粒,即为微晶玻璃粒料,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设置为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的微晶玻璃粒料。
本发明设计了,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设置为按重量比:94 - 98%的微晶玻璃粒料和2 - 6%的发泡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设计了,发泡剂设置为白云石。
本发明设计了,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设置为按重量比:70 - 80 %的微晶玻璃粒料和20 - 30 %的其它微晶玻璃粒料的混合物。
本发明设计了,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设置为按重量比:66 - 78 %的微晶玻璃粒料、20 - 28 %的其它微晶玻璃粒料和2 - 6 %的发泡剂的混合物。
在本技术方案中,按重量比: 32 - 37% 的铁尾矿与63 - 68%的石英、长石、硅灰石、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硼、氧化钡和氧化锰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把混合物放置在玻璃熔窑内,在1450℃ - 1480℃温度制成玻璃溶液,把玻璃溶液经过水淬方法制取颗粒体,即为本技术方案中的微晶玻璃粒料。以硅、铝、锌、钙、镁为主要组分形成的硅灰石结晶体系微晶玻璃粒料即为本技术方案中的其它微晶玻璃粒料。
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经6-9小时晶化、烧成处理可获得复合铁尾矿微晶玻璃,由于设计了发泡剂和硅、铝、锌、钙、镁为主要组分形成的硅灰石结晶体系微晶玻璃粒料,是基于由铁尾矿制取的微晶玻璃粒料为填料,制取的复合微晶玻璃不再是灰褐色,可以加入不同颜色的硅、铝、锌、钙、镁为主要组分形成的硅灰石结晶体系微晶玻璃粒料,因此丰富了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颜色,满足了装饰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一种基于铁尾矿为原料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第一个实施例其步骤为:
一、按重量比: 32% 的铁尾矿与68%的石英、长石、硅灰石、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硼、氧化钡和氧化锰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把混合物放置在玻璃熔窑内,在1450℃温度制成玻璃溶液,把玻璃溶液经过水淬方法制取颗粒体,作为微晶玻璃粒料。
二、把步骤一制取的微晶玻璃粒料微晶玻璃粒料作为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按与复合微晶玻璃的厚度相同的厚度的把制取微晶玻璃的原料铺洒于棚板上,核化温度为880℃,保温时间50分钟,晶化温度为1130℃,保温时间85分钟,然后逐渐降温至100℃出窑,成形。
在本实施例中,铁尾矿是指山东东平地区的铁尾矿,其化学组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平清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平清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7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