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36901.9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傅佳辉;黄永祥;郭路;滑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9/04 | 分类号: | H01Q9/04;H01Q1/48;H01Q9/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极化 金属 微带 天线 | ||
1.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包括地板(1)、上层介质板(2)和下层介质板(3),上层介质板(2)、地板(1)、下层介质板(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设有辐射贴片单元(4),下层介质板(3)的下表面设有馈电网络(5),辐射贴片单元(4)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第一通孔(6)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辐射贴片单元(4)、上层介质板(2)、地板(1)、下层介质板(3)、馈电网络(5),且第一通孔(6)的中心与辐射贴片单元(4)上表面几何中心的距离(D1)为18cm,第二通孔(7)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辐射贴片单元(4)、上层介质板(2)、地板(1)、下层介质板(3)、馈电网络(5),且第二通孔(7)的中心与辐射贴片单元(4)上表面几何中心的距离(D2)为18cm,上层介质板(2)的四周设有金属壁(8),辐射贴片单元(4)通过探针与馈电网络(5)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馈电网络(5)包括主线(5-1)和支线(5-2),主线(5-1)的一端与支线(5-2)连接,主线(5-1)的另一端与下层介质板(3)的边缘连接,支线(5-2)的一端与第一通孔(6)连接,支线(5-2)的另一端与第二通孔(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主线(5-1)的宽度为2.40mm~2.42mm,支线(5-2)的宽度为0.65mm~0.6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主线(5-1)的宽度为2.42mm,支线(5-2)的宽度为0.6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上层介质板(2)是聚四氟乙烯制作的上层介质板(2),上层介质板(2)的介电常数为2.2,上层介质板(2)为正方形板,且上层介质板(2)的边长为125mm~127mm,上层介质板(2)的厚度为4.8mm~5mm,下层介质板(3)是聚四氟乙烯制作的下层介质板(3),下层介质板(3)的介电常数为2.2,下层介质板(3)为正方形板,且下层介质板(3)的边长为125mm~127mm,下层介质板(3)的厚度为0.5mm~0.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上层介质板(2)的边长为127mm,上层介质板(2)的厚度为5mm,下层介质板(3)的边长为127mm,下层介质板(3)的厚度为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金属壁(8)的高度为4.5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金属壁(8)的高度为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贴片单元(4)为正方形贴片,且辐射贴片单元(4)的边长为100mm~1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圆极化金属壁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贴片单元(4)的边长为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艺术花卉
- 下一篇:一种酶解脱色血球蛋白粉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