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6583.6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奇;彭浩;和泽康;王斌;李秀文;孙小溪;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14;C02F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次 分流 小区 雨水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具体为一种能够同时具备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处理、监测和分流排放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匮乏状况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比如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还可用于作物灌溉和地下水的回灌。但是,由于现今空气污染、屋面材料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天然雨水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TN、TP、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含量明显增多。因此,想要更好地利用天然雨水,必须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通过总结前人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其一是小区雨水的收集处理方式只是简单地通过落雨管排入城市雨水管道,然后和生活污水一同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我们研究发现,雨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以后,能够广泛应用与生活杂用用水。其二是小区雨水收集后没有进行二次雨污分流,前期雨水及雨强较小时的雨水水质都较差。可利用雨水弃流装置进行二次雨污分流。其三是天然雨水水质远好于城市生活污水,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处理,不仅浪费了可利用的雨水资源,也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的负担,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该系统能够对小区雨水、污水进行分流,集中收集雨水进行二次分流,进而对雨水进行处理,监测处理后的水质,分流排放及再利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至少包括安装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雨水弃流装置、集雨装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处理池,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汇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汇流管,雨水收集管均由地表通向雨水汇流管,污水排放管均由地表通向污水汇流管,雨水汇流管与雨水弃流装置连接,雨水弃流装置的下方设有雨水弃流管和可利用雨水进水管;地表下方还设有一根通向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排污管位于整个系统的最下端,污水汇流管以及雨水弃流管均与排污管连通;可利用雨水进水管与集雨装置连接,所述集雨装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挡沙板,可利用雨水进水管的底端伸入集雨池内,且位于集雨池的一侧,集雨池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挡沙板位于可利用雨水进水管与出水口之间,出水口处通过出水管A连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B,沉淀池通过出水管B与火山石处理池连通,雨水由集雨池的出水口流向沉淀池并经沉淀池沉淀后流向火山石处理池,所述的火山石处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滤料,火山石处理池的进水口位于其一侧的上方,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其另一侧的底部,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C通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至少包括水质监控箱、传感器以及相连接的上位机和下位机,水质监控箱通过出水管C连接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传感器位于水质监控箱中并通过导线与上位机连接,水质监控箱的底部所设有的出水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达标雨水管和非达标雨水管,达标雨水管的尾端通向再利用雨水贮存池,非达标雨水管的尾端通向排污管,非达标雨水管和达标雨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分别为电磁阀A和电磁阀B,电磁阀A和电磁阀B均通过导线与下位机连接。
系统中还设有反冲洗管网,所述的反冲洗管网包括反冲洗进水管、电磁阀、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处理池清污管以及电磁阀控制器,其中反冲洗进水管的顶端进水口位于地表上,反冲洗进水管的底端与出水管C连接,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以及处理池清污管三者的顶端分别连接于集雨池、沉淀池以及火山石处理池的底部,且均安装于上述三个池子中与出水口相对的一侧,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以及处理池清污管的底端均与排污管连接,电磁阀设有四个,分别为电磁阀C、电磁阀D、电磁阀E和电磁阀F,电磁阀C位于集雨池清污管上,电磁阀D位于沉淀池清污管上,电磁阀E位于处理池清污管上,电磁阀F位于反冲洗进水管上,四个电磁阀均通过导线连接电磁阀控制器。
所述的雨水收集管由小区路面雨水收集管、小区绿地雨水收集管以及小区屋面雨水收集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