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及构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36544.6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锋;马君健;董文国;高新国;李青;刘伟;丁世刚;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串联 阶梯 自然 人工 湿地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包括间隔设置、平行分布的N级湿地,相邻两湿地之间为布水沟渠(4);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沟渠的深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增加,最后一级湿地的外侧为排水沟渠(5);每级湿地由上至下依次为水生植物(9)、土壤层(8)和基质层(6),所述基质层内沿水流方向布置有人造多孔渗透管(7),人造多孔渗透管的两端用土工布或多孔塞封堵;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各级湿地内的基质层内基质的颗粒粒径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多孔渗透管(7)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7-1),人造多孔渗透管的外围设置有防堵塞的土工布(7-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多孔渗透管(7)上设置有若干次级毛细管(7-3),次级毛细管实现人造多孔渗透管的空腔与外界的连通;人造多孔渗透管两端均设置有防堵塞的土工布(7-2)或多孔塞。
5.一种建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挖掘湿地床体,土地平整后,按照人工湿地土壤层(8)和基质层(6)的设计厚度和布局,平行依次挖掘人工湿地床体;
b).做防渗处理,在湿地床体地基(10)上用黏土夯实,以避免污水渗入至地下;
c).填充基质,在人工湿地床体上填充基质材料,在填充基质材料的过程中,将人造多孔渗透管(7)沿水流方向混入基质中,形成基质层(6),以保证基质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d).覆盖土壤层,在基质层的上方覆盖一层20~40cm厚的土壤层,以种植和固定水生植物(9);
e).营造沟渠,在人工湿地床体的两侧挖取沟渠,形成布水沟渠(4),并且保证沿水流方向,布水沟渠的深度逐渐增加;同时在布水沟渠的底层用黏土夯实防渗,并在上面填充10~20cm厚基质材料,以增强净化能力;
f).栽培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土壤层上种植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经济高效的本土水生植物,以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对水体进行净化;种植水生植物之后,就形成了第一级湿地(1)、第二级湿地(2)、…、第N级湿地(3),相邻两湿地之间形成了布水沟渠(4),最后一级湿地的外侧就形成了排水沟渠(5);
g).水体净化,沿布水沟渠深度依次增加的方向注入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水生植物、基质层、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水体的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5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
- 下一篇: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