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血压食品盐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5444.1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洪章;朱同波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A23L1/09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食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盐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利血压食品盐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与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而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如减少钠盐的摄取则能降低血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我国居民食盐摄取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倍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为宜。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少于1.25克,不高于6克。
据调查我国北方居民日均摄盐量达20克,南方居民日均摄盐量为8-9克,都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6克以上。而且北方大城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城市居民平均要高2-3倍,哈尔滨市男性居民的年龄标化患病率高达45%。而浙江省男性鱼民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仅为6%,患病率相差7.5倍。卫生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研究表明每日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收缩压可上升0.26千帕1.9mmHg;舒张压可上升0.24千帕1.8mmHg。注:收缩压超过139 mmHg,舒张压超过89 mmHg即为高血压。)
但是食盐作为百味之首的调味品,又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由于人们对食品咸、淡要求的口感不同,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小各不一样,食盐食用时的添加量,大多数人是以口感咸、淡判断添加量的多少,而口感淡或咸的食品并不能代表添加的食盐量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6克范围。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自己每天累计摄取了多少克食盐。因此人们并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食盐摄取量在适宜的范围。
现代研究表明食盐(NaCl)中能够升高人体血压的不仅是钠离子,还有氯离子。因此在食盐中添加氯化钾,以一部分钾盐代替钠盐,并不能有效解决摄入过多的食盐升高人体血压的危害。而且人体中的钠、钾的需要量是平衡的,当人体中的钠摄入过高时补充钾才会降低血压。而从膳食中摄取的钾是不会造成机体血钾过高以致中毒的,一般成人每天摄取2-2.5克钾是比较合适的,在日常膳食中都能满足这个要求,而因膳食导致的钾缺乏极为少见,因此其它非膳食中补钾应在医生建议下。但在食盐中添加氯化钾组成的低钠盐其氯化钾含量高达30-35%(氯化钾中钾:含量47%),以每人每日摄取10克低钠盐计,其摄取的非膳食中含有的钾就已基本达到成人每天钾的需要量,因此长期食用这样的低钠盐会增加人体肾脏的负担。只有提倡减少食盐NaCl的摄入量或者降低因摄入超过人体需要的过量食盐的利用率,才是较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们知道膳食需平衡才能吃出健康,而膳食平衡不仅是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方面的平衡,而且要在选用食物的四性、五味方面都有所平衡,根据身体体质选用温、凉、寒、热和酸、甘、苦、辛、咸食物。因此从膳食平衡方面着手解决摄取超过人体需要的过量食盐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如何以某种可食用的功能材料与食盐组合,使得食盐摄入后的氯离子,或钠离子一部分与人体不发生生化作用,以此达到食盐摄入后减少人体实际利用量的目的。从而既满足人们调味的需要,又保持人体必须的食盐这一营养素的需要,降低人们因摄取过量食盐患有高血压病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血压食品盐及生产方法,采用该生产方法得到的食品盐可能降低人体摄入的食盐实际利用率,减轻人们因摄取超过人体需要的过量食盐而升高血压并有可能患有高血压病的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利血压食品盐由食盐中添加辅料混合而成,辅料为壳聚糖或海藻酸钾,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食盐70-99.5%,壳聚糖或海藻酸钾0.5-30.0%。
其中,辅料为壳聚糖和海藻酸钾,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食盐60-99.0%,壳聚糖0.5-20.0%,海藻酸钾0.5-20.0%。
其中,辅料为壳聚糖和海藻酸钾,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食盐93.5%,壳聚糖2.0%,海藻酸钾4.5%。
其中,壳聚糖为脱乙酰甲壳素,脱乙酰度47%以上。
其中,利血压食品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洪章;朱同波,未经任洪章;朱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