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35350.4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一;谢德意;赵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尤其是关于一种在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等终端设备的用户量不断增加,导致了用户的相关数据不断壮大。同时,存储于服务器中的数据量不断增加,而每个终端设备均向该服务器访问数据,这样则给服务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降低服务器的压力,通常将服务器分成主站服务器及多个分站服务器,每个分站服务器用于处理一个或几个地区范围内终端设备的访问需求。
终端设备访问对应的分站服务器,可以降低服务器的压力,但分站服务器及主站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只能通过数据库自带的同步机制进行同步,此时,分站服务器与主站服务器点对点地进行同步。这种同步机制无法智能化地将主站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所有分站服务器,从而导致主站服务器及分站服务器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主站服务器及分站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实时交互。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主站服务器与一个或者多个分站服务器中,所述主站服务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站服务器通讯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a)每隔一个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扫描主站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b)当所述第一数据库中有数据更新时,在主站服务器中开启一个或多个第一线程,并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第一线程将第一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发送至各分站服务器;(c)在各分站服务器中接收主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更新至各分站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d)每隔一个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扫描各分站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e)当某一个第二数据库中有不是来自主站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时,在该第二数据库对应的分站服务器中开启一个或多个第二线程,并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第二线程将第二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发送至主站服务器;及(f)在主站服务器中接收分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接收的数据更新至主站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
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应用于主站服务器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扫描模块,用于每隔一个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扫描主站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库中有数据更新时,在主站服务器中开启一个或多个第一线程,并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第一线程将第一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发送至与各分站服务器;及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主站服务器中接收分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接收的数据更新至主站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所述分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为分站服务器第二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该第二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为不是来自主站服务器的数据。
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应用于分站服务器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分站服务器中接收主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更新至分站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扫描模块,用于每隔一个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扫描分站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及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有不是来自主站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时,在分站服务器中开启一个或多个第二线程,并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第二线程将第二数据库中更新的数据发送至主站服务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可以将所有分站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主站,且可以智能化地将主站服务器的数据同步至所有分站服务器,从而实现了主站服务器与分站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实时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站服务器与分站服务器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交互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交互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