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茶油全自动压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5271.3 申请日: 2013-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3173278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宋伟;宋峰禄;孙丽翠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1/08 分类号: C11B1/08;C11B1/04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郭俊玲
地址: 242111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山茶 全自动 压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茶油全自动压榨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茶油,野山茶果提炼而成的食用油。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其果实可提炼重要的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茶油。据《山海经》记载,中国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茶油却长期以来“藏在深闺人未识”,国人尤其是北方地区普遍对茶油缺乏足够的认知,由于亩产低、回报周期长等原因,油茶的产业化更是步伐缓慢甚至出现倒退。以此,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山茶籽的榨油出油率,并良好地实现在生产中的温度与水分的调节来保证山茶籽的高效自动榨油生产是在榨油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茶油全自动压榨方法解决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山茶籽的榨油出油率,并良好地实现在生产中的温度与水分的调节来保证山茶籽的高效自动榨油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山茶油全自动压榨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烘干、均堆、剥壳、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湿度和压榨,

a、烘干:使用恒温热风式烘干机对山茶籽进行烘干,将恒温热风式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60C°,在温度降低58C°时,恒温热风式烘干机的鼓风机进行鼓风,使温度达到60C°时,鼓风机停止鼓风,使恒温热风式烘干机的炉膛温度保持在58C°-60C°之间对山茶籽进行烘干;

b、均堆:将完成烘干后的山茶籽输送到均堆机进行均堆,均堆后输送至多功能剥壳机进行剥壳处理;

c、剥壳:由多功能剥壳机进行剥壳处理后的山茶籽经过若干种孔号抖筛将大小不同的茶籽分类并筛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对应大小的剥壳机对山茶籽进行剥壳,再将山茶籽到选霉机去除霉烂山茶籽后,对其他的山茶籽进行压胚处理,压胚使山茶仁在蒸炒时宜软化;

d、蒸炒:使用蒸炒锅对山茶籽进行蒸炒,蒸炒锅的导热油锅炉通过恒温控制器控制导热油的温度保持在62C°-65C°之间,蒸炒锅的蒸炒时间在30-35min,为了精确还要安装温度测量仪使蒸锅温度保持60C°,使用导热油锅炉对蒸炒锅进行加热能够使油温易控制的同时使生产更加环保;蒸炒使山茶仁油脂分离,同时又没有破坏茶仁本身所含营养成分,又能提高茶仁出油率;

e、配比茶仁的干湿度:使用安装水份测量仪的绞离缸、容纳干茶籽仁的干料锅和容纳湿茶籽仁的湿料锅进行配比茶仁的干湿度,在蒸锅蒸好的茶仁水份过大或过小时,使用干茶籽仁或湿茶籽仁进行调陪,使茶仁水份热榨达到7-8%,冷榨水份达到5-6%,经过绞龙输送到双螺旋榨油机的进料口进行压榨;

f、压榨:使用双螺旋榨油机连续两次压榨,在第一台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压榨完成后,掉下来的渣由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第二台双螺旋榨油机进行二次压榨,得到山茶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壳步骤中为经过四种孔号抖筛机将大小不同的山茶籽分类并筛出其中的灰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壳步骤中对分类并剥壳后的山茶籽在比重筛挑选,对挑选出的山茶籽在选霉机去除霉烂山茶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榨步骤中在第一台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后的茶渣的含油率为8-9% ,利用茶渣热度继续进行破碎后的二次压榨使茶渣含油率低于3%。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全自动压榨方法,通过烘干、均堆、剥壳、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湿度和压榨生产步骤,实现对山茶籽的高效榨油。在烘干步骤中山茶籽没有直接和明火接着,烘干山茶籽温度均匀、不会糊焦味,却保留山茶籽中营养成分,又不好造成糊焦产生苯并比和一些有害物,烘干温度保持在58C°-60C°之间,减少了烘干时所造成不必要的营养破坏,这样烘干山茶籽保持原汁原味,又能达到最佳的榨油原料。把烘干好的山茶籽原料输送到30吨均堆机进行均堆,在烘干时山茶籽带壳不容易测量水份,我们用均堆机均下堆使这一批茶籽水份更均匀,给以后压榨做好准备。均堆后将山茶籽输送至若干种孔号抖筛,从而将大小不同的茶籽分类并筛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对应大小的剥壳机对山茶籽进行剥壳,从而能够使山茶仁的剥壳处理更干净,不会造成茶壳和灰土给茶油二次污染,茶油变的更纯,出油率更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