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效果更好的制革废液分步循环再利用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134541.9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壮斗 |
| 主分类号: | C14C3/02 | 分类号: | C14C3/02;C14C1/00;C14C1/08;C14C1/06;C14C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果 更好 制革 废液 分步 循环 再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革行业废水循环再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之前发明:一种新型制革废液分步循环再利用工艺没有对废液进行化学处理,目前针对主浸水、浸灰、复灰、脱灰软化和浸酸铬鞣产生的废液,经某种特殊制剂处理后,能够使废液中无益于制革的蛋白质等转化为有益的成分或消除负作用。另外,浸灰过程中,滤毛机滤出的毛发可产生经济效益,比如加工脱脂剂、肥料等。
从原皮到蓝皮的生产工序是整个制革生产中的重污染阶段,其排污量占整个制革过程中总排污量的75%以上,其水质特点是含有大量成分复杂且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的石灰、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化合物、硫化物、铬盐、毛类、皮渣、泥沙等,且COD、BOD非常高。其污染物种类繁多,成份复杂,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且有恶臭现象,是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
随着环保技术设备的发展,目前制革废水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见下表)。但其运行过程往往花费高、效率低、效果差无法达到真正的治污目的。
在我们之前也有人对制革废水进行了循环再利用,但只是简单地对某一工序的废水进行了循环利用,这样对污水排放量的减少、化料的节约、生产成本的降低等都非常有限。若想实现从原皮到蓝皮所有工段的废水一次性全部回收利用,却是一个极其复杂难解决的问题,并经常伴随以下问题的出现:灰皮增重率、蓝皮得革率均下降1.5%-3.5%,收缩温度下降1.5℃-3.5℃,还会使蓝皮粒面受损,粒面变粗,颜色变深,甚至产生“毛面”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从原皮到蓝皮所有工序的废水循环利用,特别是浸灰和铬鞣工段,废液可以无限次循环使用,除去自然状态下的正常挥发和不可避免的撒漏外,废液的回收率可达到100%,并且保证蓝皮质量,使蓝皮得革率增大1%-3.5%,收缩温度提高3℃-12℃(与常规工艺相比),获 得了优质蓝皮。由此生产的成品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要求,并有效降低了成革松面率,提高了成革的紧实度。并可实现节约化料15%-55%,如节约铬粉40%-50%,部分化料可实现节约90%以上,个别化料如食盐可实现节约100%,减少该阶段污水排放75%-9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效果更好的制革废液分步循环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主浸水、浸灰、复灰、脱灰软化、浸酸铬鞣工序中分步进行废液循环再利用,各工序产生的废液加入某种特殊制剂,加入量为0.05%-0.3%(以废液量为基数),上述工序全部实现全封闭循环。包括如下步骤:
(1)主浸水工序的废液循环再利用:在主浸水转鼓旁设置主浸水废液储液池,来自主浸水工序的废液滤去废液中固形物后排入主浸水废液储液池,搅拌均匀,以备用于下批皮的主浸水;利用主浸水废液进行主浸水的工艺是:以原皮重量计,加入70%-250%主浸水废液、0.05%-0.3%特殊制剂,转5-15分钟;0.1%-1.0%浸水助剂、0.1%-0.8%脱脂剂、0.1%-1.0%纯碱、0.05%-0.3%硫化碱,转30-80分钟,停10-50分钟,转停结合进行1-4次;0.1%-0.4%杀菌剂,转5-20分钟,过夜;次日连续转10-50分钟,主浸水结束废水排入储液池。应定期检测废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一般每循环二至三次检测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壮斗,未经张壮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