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手机作为身份识别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34436.5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单提晓;蒋蓁;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作为 身份 识别 智能 灯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片机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手机作为身份识别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办公、生活环境的照明主要通过人工对开关的闭合进行控制。有的工作场所虽然使用了声控系统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以达到节能、便利的目的,但是这种照明控制方法应用的局限性非常大。有的工作场所声音嘈杂,这就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虽然离开但是声控系统仍然因为噪声的存在而继续使照明系统工作的情况发生。而有的工作场所十分安静,这就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虽然还在工作,声控系统由于没有检测到声音而使照明系统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
此外还有的工作场所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对灯光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系统虽然比声控系统高效,但是仍然有误操作情况的发生,比如系统下的工作人员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动作不动时,系统会判定工作人员已经离开房间进而关闭照明系统。
随着手机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利用手机和无线网络来进行可靠、高效的灯光控制是可行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手机作为身份识别装置,具有使用简单、执行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作为身份识别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灯光及手机。所述无线路由器与灯光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网线连接;所述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单片机及电源,网络通信模块主要由芯片RTL8019AS及20F001N构成,单片机为SST89C516RD+,电源为网络通信模块和单片机提供电源;所述灯光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继电器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无线路由器与手机通过WIFI进行无线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所述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本发明采用单片机作为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具有体积小巧、成本低廉的优点。用户只需在最初手机连接无线路由器时设置手机IP地址及单片机内部程序需要检测的IP地址,利用手机能够通过WIFI自动连接之前保存的无线热点的特点,单片机程序将自动检测无线网络内指定IP的接入情况。当检测到指定IP接入时判定用户即将到达室内或已位于室内并开启照明系统,当检测不到指定IP时判定用户处于离开状态并关闭照明系统。本发明只需进行一次设置即可方便使用,无需重复操作,具有使用简单、执行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单片机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网络通信模块RTL8019AS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网络通信模块20F001N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1、灯光智能控制系统2、灯光3及手机4,
1)所述无线路由器1与灯光智能控制系统2通过网线连接;
2)所述灯光智能控制系统2包括网络通信模块21、单片机22及电源23,网络通信模块21主要由芯片RTL8019AS及20F001N构成,单片机22为SST89C516RD+,电源23为网络通信模块21和单片机22提供电源;
3)所述灯光智能控制系统2通过继电器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4)所述无线路由器1与手机4通过WIFI进行无线连接。
在系统工作前,用户需要通过手机WIFI连接无线路由器设定手机IP地址,比如设置为192.168.1.2,然后在单片机程序中将检测地址改为手机IP地址:192.168.1.2,并将程序写入单片机。
由于手机WIFI具有能够自动连接已保存的无线热点的特性,当手机处于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范围内时,手机WIFI将会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即用户即将到达室内或已经到达室内;当用户走出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范围时,手机WIFI将会断开与无线路由器的连接,即用户处于离开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