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4131.4 | 申请日: | 201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阮仁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生 硫化 铜矿 生物 方法 | ||
1.一种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破碎后的次生硫化铜矿送入堆场筑堆进行第一阶段浸出,直至最后一层矿石中浸出40%~50%的铜,其中,喷淋液中硫酸浓度大于等于20g/L,Fe3+浓度大于等于15g/L;
2)使步骤1)第一阶段浸出后的次生硫化铜矿进行第二阶段浸出,采用1.2<pH<1.5的喷淋液,当浸出液温度小于45℃时,减少喷淋强度;
3)第一阶段浸出和第二阶段浸出的混合浸出液,依次经萃取、反萃和电积后得到阴极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筑堆分层进行,包括三层或以上,总层高不低于20m;逐层进行筑堆和第一阶段浸出,当每一层浸出矿石中40%~50%的铜后,进行下一层的筑堆和第一阶段浸出,当最后一层矿石中浸出40%~50%的铜后,进行第二阶段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段浸出时,使用的喷淋液采用矿坑水配制,矿坑水中含有堆浸所需微生物,浸出过程中微生物在矿堆与浸出液中自然生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阶段浸出和第二阶段浸出的混合浸出液的萃余液作为第一阶段浸出的喷淋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浸出采用连续喷淋制度,喷淋强度以浸出液中酸浓度减至5g/L为限,低于5g/L时增大喷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二阶段浸出时,每天喷淋小于或等于6小时,喷淋强度小于或等于6m3/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阶段浸出和第二阶段浸出的混合浸出液的萃余液作为第二阶段浸出的喷淋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次生硫化铜矿两段生物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阶段浸出和第二阶段浸出的混合浸出液的萃余液的pH<1.2时,采用石灰石中和后作为第二阶段浸出的喷淋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1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