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肉注射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4056.1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傅钢;邱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富泓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肉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供临床医疗单位在输液、肌注、采血等治疗时封闭细小针孔时使用的一款护创产品。
背景技术
临床采用采血、注射等操作后会留下一个小创口,目前都是采用棉球、棉签等止血材料进行按压,至针眼不再出血,一般按压至针眼不再出血需要一段时间,提早放松按压易污染衣物,造成感染,且这些止血材料容易被随意丢弃而造成医源性环境污染,提高额外的消毒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背景技术所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便捷、消除感染隐患有助于创口愈合的肌肉注射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肌肉注射贴,其特征在于:由PU膜层、泡棉层、离型纸层依序叠加粘合而成,所述PU膜为顶面层,所述泡棉为中间层,所述离型纸为底面层。
优选的,为了在注射时,针头穿过PU膜层并取出后留下的针孔能够迅速自封闭,所述PU膜层比重为1.12,肖氏硬度为85A,熔体流动速率为4g/10min,黄度指数E313<15。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U膜的拉伸强度为39.3MPA,最大伸长率550%,抗撕裂性87.6KN/M,维卡温度为80℃。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注射时针头穿过PU膜层刺入人体皮肤,所述泡棉层中心设有通孔。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肌肉注射贴使用时容易从泡棉上撕下离型纸,所述PU膜及泡棉外径小于离型纸外径。
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所述的泡棉、离型纸均采用可降解材料。
本发明适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孔等较小的皮肤缺损部位的辅助凝血及无菌封闭,消除临床采血、注射等操作后留下之小创口暴露所致的感染隐患,有助于创口愈合。减少医源性环境污染,可避免棉球、棉签等止血材料被患者使用后随意丢弃所致的医源性环境污染,降低消毒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肌肉注射贴结构示意图;
其中:1-离型纸层,2-泡棉层,3-PU膜层,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肌肉注射贴包括离型纸层1,泡棉层2,PU膜层3。其中,泡棉层2中心设有一通孔4,其具体的相对位置为,将泡棉层2通过胶水层(图中未示出)黏贴于离型纸层1上,将PU膜层3覆盖在泡棉层2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肌肉注射贴。其中PU膜层及泡棉层外径小于离型纸层1的外径,可使肌肉注射贴使用时容易从泡棉层2上撕下离型纸层1,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所述的泡棉层2、离型纸层1、胶水层5均采用可降解材料。
其中的PU膜层3选用如下型号的PU膜制成:
比重:1.12;
肖氏硬度为85A;
熔体流动速率为4g/10min;
黄度指数E313<15;
拉伸强度为39.3MPA;
最大伸长率550%;
抗撕裂性87.6KN/M;
维卡温度为80℃。
此种型号的PU膜层1能在针头穿透取出后,遗留的在PU膜层上的针孔能迅速实现自封闭,即PU膜迅速回弹回原状,保持与皮肤间的封闭状态,间接的实现了皮肤针孔的愈合,防止血液等体液的渗出,有效促进了针孔的真正闭合。
使用时,将离型纸撕去,将覆有PU膜层3的泡棉层2通过胶水层5黏贴在皮肤上所需要注射的肌肉位置处,时泡棉层2的通孔4正位于所预计的注射位置,再将注册针头穿透PU膜层后刺入皮肤进行注射,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遗留在PU膜层上的针孔会迅速有效的自封闭,使通孔4及PU膜与皮肤之间的形成一个微小的封闭的容置空间,不再有外界空气能通过针孔进入容置空间,相当于实现皮肤的自封闭,使容置空间内遗留针孔的皮肤不受外界大气压差的影响,达到有效的迅速止血功能,并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
以上公开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书保护精神之内能思之考虑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富泓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富泓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中华灯
- 下一篇:吸顶或吊顶用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