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动态均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3795.9 | 申请日: | 201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卞良初;李林琳;邢顺涛;段小燕;王嘉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闻德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动态 均衡器 | ||
1.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组采样单元、智能管理中心、能量馈送网络及若干动态均衡单元(数量视电池组单体数量而定)组成,其特征在于:
电池组采样单元与电池组单体电池相连,采集各单体的实时电压、温度必要信息;
智能管理中心由MCU、通信电路、动态均衡单元控制电路、数据采集通道。数据采集通道连接电池组采样单元,将采集到的电池实时信息传送给MCU;动态均衡单元控制电路与动态均衡单元连接,将MCU的控制策略信息准确的分配至各动态均衡单元,而该信息通过光耦合器传递;通信电路与MCU相连,是MCU与外部设备信息交换的数据通道;
能量馈送网络连接在各动态均衡单元之间,是将单体电压较高的电池富裕能量转移至欠能量单体的交互转移通道;
动态均衡单元与电池单体相连,将单体电压较高的电池富裕能量转移至馈送网络;每个单元由一个电感,两个功率开关管,一个续流二极管,一个自驱动电路和驱动电源电路,以及若干无源器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均衡单元根据电感电容的储能特性,将电感、功率开关管与电池单体串联,构成动态均衡单元的能量采集前体;一个续流二极管将前体与能量馈送网络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均衡单元,且每个动态均衡单元自有一个自驱动电路。
3.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动态均衡单元中的电感一端与电池单体正极相连,功率开关管的正极与电感另一端相连,功率开关管的负极与电池负极相连,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功率开关管的正极相连,自驱动电路与功率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最高位的几个动态均衡单元含有一个隔离变压器。
4.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自驱动电路的电源直接从上更高的电池单体上获得,智能控制中心采用光隔离耦合器传送控制信号至动态均衡单元的自驱动电路。
5.根据专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各动态均衡单元之间以及与能量馈送网络间无需添加多余的隔离器件(除高位的若干动态均衡单元所含的一个变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智能管理中心命令电池采样单元采集电池数据后,隔离传输回智能管理中心。智能管理中心通过对数据分析处理后,经过光隔离耦合器控制各动态均衡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动态均衡单元在接收到智能控制中心的命令后,开始动态均衡。
8.根据权利要求2、3、5、7所述的电池组动态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动态均衡单元采用PWM的控制方式驱动单元内的功率开关管将电压较高的单体电池的富裕能量通过电感的储能升压,通过续流二极管将能量传输通过能量馈送网络传输至高电位的电池单体,高电位的电池能量通过动态均衡单元通过隔离变压器经过能量馈送网络送回至最低的若干节单体,形成能量的循环传递,最终平衡了每个单体的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闻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闻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7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