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带滤网的茶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3596.8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芹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滤网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壶,特别是一种带滤网的茶壶。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带滤网的茶壶并不能完全彻底的过滤茶梗、茶渣等,这些漏网的茶梗茶渣会随着茶汤从壶嘴处倒入茶杯,从而影响品茶者的口感体验。而且滤网中的茶叶由于长时间泡在茶汤中,使得茶汤变苦,并影响下一泡茶汤的口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阻隔漏网的茶梗茶渣,避免茶叶长时间泡在茶汤中影响茶汤口感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带滤网的茶壶,其特征在于:该茶壶由壶体、壶盖、滤网、底座组成,滤网带有提手,并与壶体可分离,所述壶体由壶嘴、壶身、壶底和壶把一体成型,壶身与壶嘴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滤片,滤片上滤孔的直径小于2毫米,该滤片与壶身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与壶底可分开,底座上表面的外圈有一圈凹槽,凹槽中有一排水孔。
本发明在滤网的基础上,凭借滤片对茶汤进行了二次过滤,强化了对茶梗茶渣的阻隔作用,提高了茶汤的口感。且可分离式底座可将带有茶叶的滤网从泡好的茶汤中取出,放置在底座上,滤网中多余的水分会沿着底座中的凹槽从排水孔中流出,避免了茶叶的过度浸泡,保证了下一泡茶汤的品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滤片的示意图;
图3是滤网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俯视图;
其中,1:壶盖;2:壶嘴;3:壶把;4:壶身;5:壶底;6底座;7:滤片;8:滤孔;9:滤网;10:提手;11:凹槽;1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带滤网的茶壶,由壶体、壶盖1、滤网9、底座6组成,滤网9带有提手10,并与壶体可分离,所述壶体由壶嘴2、壶身4、壶底5和壶把3一体成型,壶身4与壶嘴2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滤片7,滤片7上滤孔8的直径小于2毫米,该滤片7与壶身4固定连接。在滤网9的基础上,该滤片7对茶汤进行了二次过滤,强化了对茶梗茶渣的阻隔作用,提高了茶汤的口感。
所述底座6与壶底5可分开,底座6上表面的外圈有一圈凹槽11,凹槽11中有一排水孔12。可分离式底座6用于盛放从泡好的茶汤中取出的带有茶叶的滤网9,滤网9中多余的水分会沿着底座6中的凹槽11从排水孔12中流出,避免了茶叶的过度浸泡,保证了下一泡茶汤的品质。
上述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芹,未经王小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燃煤锅炉受热面结焦的吹灰器
- 下一篇:一种直喷式燃气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