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和北斗导航的车辆驾驶行为监控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2882.2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辉;刘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永辉;刘富强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北斗 导航 车辆 驾驶 行为 监控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对车辆驾驶行为监控的系统,尤其涉及物联网领域的智能交通管理。
背景技术:
出现交通事故很大程度是司机的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不合理的驾驶行为如和前方车辆距离保持太近,喜欢飙车,尤其是对一些客车,校车,货车渣土车等卡车,一旦出现事故会造成重大人员,财富损失的车辆,建立集中的监控系统很有必要,在现有的监控系统中,一般由传感器识别状态,通过移动通信网(如3G数据卡)将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进行监控管理。在前端传感器部分,一般由酒精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救驾,心跳传感器,人脸识别等来判断是否疲劳驾驶,需要的传感器种类繁多,或者对一般采用雷达来监测车辆和行驶环境的状态,雷达存在如下问题,不能识别物体形状,不能识别车道标记和道路曲线,在高速上反应很慢,高速情况下,不可靠。这样的系统,需要的传感器很多,而且还有不能有效的监控,技术上实现又比较困难。或者采用移动视频监控,因为视频数据量大,设备装置造价昂贵,移动通信网络的频宽仍显不足,而且费率偏高,高速移动会造成频宽缩减等问题,以及移动视频监控需要人工对视频图像来分析,对于大规模车辆来说,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监控,只能起来一个记录作用。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需要的传感器种类繁多缺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监控状态不全面,不能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实现难度大的问题,相对移动视频监控,本系统不需要传输大量数据,只传输一些告警信息和路径信息,信息量少,降低了使用成本,也可以作为移动视频监控的一部份进行更有效的监控,降低人工管理的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基于视觉和北斗导航的车辆驾驶行为监控的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要写硬件连接),A视觉传感器+3G移动通信模块+北斗模块+多路模拟量开关量信号接口一体终端、B处于监控中心的集中管理系统软件。视觉传感器记录驾驶过程中出现的超速,与前车距离太近,前面或者侧面出现行人,行车变换车道,或者偏离车道等告警信息,北斗导航模块获取导航信息,多路模拟量开关量信号接口记录车上危险品的监控信息,经过CPU汇总分析处理,交给3G模块转发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管理系统软件把信息按照用户储存,分析,输出监控意见。也可以作为移动视频监控的一个子系统,和移动视频系统共享3G传输部分和监控中心管理系统软件。
检索到的方案没有用视觉技术来实现监控系统的,只有针对车辆个体的,而且没有利用北斗导航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集成视觉感传器,多路模拟开关量接口,北斗模块,ARM处理器,3G模块的一体化终端硬件设计框图。
图2是系统硬件简图
实施例:
硬件部分为集成视觉传感器,多路模拟开关量接口,北斗模块,ARM处理器,3G模块的一体终端,硬件设计框图如图1,系统硬件简图见图2
软件部分的处理步骤如下:ARM处理器把视觉传感器输出相应预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将北斗模块的定位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速度,再一起将告警信息,定位信息,速度信息,以及多路模拟量开关量信号接口记录车上危险品的监控信息,一起让3G模块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服务器上软件包含通信接收子模块,数据库模块,信息分析子模块,告警与处理结果模块,通信子模块把接收到的告警信息放入数据库中相应用户记录中,信息分析模块对实时更新的信息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发送给告警与处理子模块,对相应的用户在显示终端上输出告警状态信息,把各用户的处理意见保存供调看。
本发明基于视觉和北斗导航的车辆驾驶行为监控的系统采用了基于视觉的传感分析处理器,因为无论是酒驾,疲劳驾驶,以及不合理行驶行为,都表现在行车速度和其它车辆,物体,人不合理的间距,行车路线的偏离变换等行为异常,本系统采用视觉传感器对车辆前方和周围的车辆,行人,障碍物,以及行车车道线进行记录和分析处理,再结合北斗导航模块,把驾驶员的异常驾驶行为记录下来,通过3G网络模块传递给监控中心,同时还能给驾驶员及时警示,对于危险品车,通过多路模拟量开关量信号接口连接其温度,压力,气密性等传感器分别进行监控。能有效地弥补现有系统的不足,降低实现难度,减少人工监控难度,提高监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永辉;刘富强,未经潘永辉;刘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书籍快速查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