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书画身份信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2749.7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平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书画 身份 信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鉴定和文物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书画身份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书画文物真假难辨,尤其是当今名人书画,很多都是赝品;另外博物馆或个人收藏的很多真品,拿出去展览时不可能一直派人看管,很容易被人调换。如果能将这些书画真品建立一种身份认证,则不怕被赝品替代或被人调换。
现在有的研究人员或藏家采用在书画上做记号的方法,确保书画不被调换或者被赝品替代。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如果被别人识破,则很容易被替代,很难保证书画的安全性。并且这种记号毕竟是属于肉眼能够看到的,如果被人仔细研究过,肉眼能看到的记号很容易被作假者复制,最终还是存在很大风险。还有一些研究人员采用在书画上加上一个标记,这种更容易被人替换掉,只要直接找一个复制品将标记放在上面就行。根据以上分析认为,书画上如果是肉眼看得见的宏观信息特征很容易被复制,根本不能作为断定依据。
书画的微观信息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只有通过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一些信息。如印泥边缘的痕迹、墨迹等,由于这些痕迹与印泥、墨的浓度以及作者运笔的轻重、快慢等有直接的关系。每一次的运笔,其微观痕迹不可能一样,即使想进行模仿,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所以可以作为特征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书画显微特征无法复制的特点,提供一种建立书画身份信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步,对字画进行拍照获得原始照片,要拍出字画全貌,存档保存。
第二步,在字画上选取特征点,特征点为多个,特征点优选在印章上、落款上、字画的四边、及画面中的墨迹部分上。
第三步,这些特征点选定后,分别用标有阿拉伯数字的标签纸覆盖在画面上的特征点旁,注意标签纸不能粘结在画面上。
第四步,用相机拍下整幅画面,获得标签照片。
第五步,量出所述多个特征点的具体位置值,优选用横纵坐标值表示,进行记录,其目的是让后来人能按这些具体位置值准确找到这些特征点。
第六步,将这些特征点在显微镜下放大,并进行拍照,获得放大照片。优选放大倍数为50、150、400等多倍,每个点拍下三张以上放大照片。将这些放大照片保留并按点命名。例如,1号特征点放大50倍可命名为1.50,放大150倍可命名为1.150,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几号特征点和放大多少倍,这种命名使人一目了然。
第七步,将字画原始照片和标签照片、以及多个特征点的具体位置值和每个特征点的三张以上放大照片进行书画身份信息保存。优选采用光盘进行书画身份信息保存,共刻成两张。一张作为论证使用,一张作为永久保存。由于光盘有一定寿命,如果保存良好,最少30年,因此每隔30年对永久保存的光盘进行一次复制,确保身份信息不会丢失。
对一副建立过身份信息的书画,如果对其真伪有所怀疑,可以打开身份信息光盘,在书画上找到相应的九个特征点,然后在显微镜下将这九个特征点进行与身份信息光盘上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就可以判定是真实的,如果不相同就可以判定是伪造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可以对已经建立身份信息的书画辨别真伪,且结果相当可靠,因为微观信息很难临摹,只要能保证身份信息是真的,就能保证书画鉴别的准确性。即使对方已经知道身份信息,也做不出完全相同的赝品。
附图说明
图1:一幅画的原始照片图;
图2:该幅画的标签照片图;
图3-5:该幅画特征点1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6-8:该幅画特征点2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9-11:该幅画特征点3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12-14:该幅画特征点4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15-17:该幅画特征点5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18-20:该幅画特征点6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21-23:该幅画特征点7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24-26:该幅画特征点8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图27-29:该幅画特征点9的50、150、400倍的放大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平,未经何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