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2616.X | 申请日: | 201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岩木浩二;松浦纯;村岛大裕;海老原智幸;镰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F16H39/14 | 分类号: | F16H39/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诣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无级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闭回路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行流体连接的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称为“HST”),特别是涉及构成上述闭回路的中间壳体的配置构造、上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中的柱塞缸体的支承构造。另外,涉及与该中间壳体的配置构造对应地对该闭回路强制性地补给工作油。
背景技术
如在日本特开2008-281180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在以往的HST中,与液压泵的泵轴一起转动的第一柱塞缸体和与上述液压马达的马达轴一起转动的第二柱塞缸体都是开设了各个柱塞缸体油孔的平坦面,与共通的板状或块状的中间壳体(油路构件)的平坦面能滑动地抵接(以下,将该第一、第二柱塞缸体及该中间壳体相互抵接的平坦面称为滑动面)。
在该中间壳体内,形成对作为液压泵的第一柱塞缸体和作为液压马达的第二柱塞缸体进行流体连接的作为闭回路的一对主油路,这些主油路通过在该中间壳体的滑动面作为泵用壳体油孔及马达用壳体油孔进行开设,将第一、第二柱塞缸体的滑动面与该中间壳体的滑动面抵接,从而第一柱塞缸体的柱塞缸体油孔经泵用壳体油孔,第二柱塞缸体的柱塞缸体油孔经马达用壳体油孔,分别与两主油路连通。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结构的HST存在以下问题,即,若因为由高负荷运转、高速运转等施加在HST上的负荷变大,在上述壳体油孔与上述柱塞缸体油孔之间流动的工作油的液压变得过大,则上述柱塞缸体的滑动面与上述中间壳体的滑动面之间被该液压推开,工作油从该扩大了的间隙漏出到外部。
并且,关于上述壳体油孔,如上述那样,其形状一般是腰子形状,其大小也被上述柱塞缸体的滑动面的大小限制,所以,壳体内油路的油路截面积并不那么大,循环流量少,存在导致流速的下降、压损的增加、噪声的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在处于低温时工作油的粘度高的情况下,有时不能对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进行流体连接,HST不能起动。
此外,以往的中间壳体还存在以下问题,即,因为与两柱塞缸体抵接的原因,对气冷有效的壳体表面积窄,因此,若因为高负荷运转、高速运转等,工作油的油温变高,则因粘度下降所导致的工作油的向外部的漏出变得剧烈。
并且,以往的中间壳体还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需要与两柱塞缸体的滑动面抵接,所以,其形状、位置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不能容易地改变泵轴、马达轴的位置关系,限定向HST的输入方向及输出方向,安装该HST的设备的设计自由度变低。
另外,上述泵轴、马达轴存在以下问题,即,从稳定支承的观点看,由于上述泵轴、马达轴的两端在收容液压泵、液压马达的箱体与上述中间壳体之间经轴承等在两端被支承,因此导致由该轴承等所产生的部件成本的增加、装置尺寸的大型化。特别是若在同一轴心上连续设置液压泵、液压马达,则有时装置的总长变得非常长。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