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1921.7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何飚;黄恩雄;何定国;何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利万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125;C12R1/13;C12R1/54;C12R1/38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重金属 六价铬 生物降解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苯、酚、磷类有机污染及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空气、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业内人士指出,重金属无论是污染水体,还是污染大气,最终都会回归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据国土资源部消息(2011年4月1日南方日报报道),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1.5亿亩。
中国先后有70余家铬盐生产企业,其中有钙焙烧是主流铬盐生产工艺。有钙焙烧工艺的缺点是产渣量大,铬渣中六价铬含量约1%,六价铬以铬酸钠形态存在,易溶于水。铬渣简易堆放极易造成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铬盐厂关停后遗留厂址和铬渣堆存场地是我国最主要的铬污染场地,范围包括被污染的建筑物、土壤和沉积物、植物和受污染的地下水。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国家标准,污染场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潜在风险,需与具体场地风险评估结合。
我国铬污染场地的特点:土壤污染严重,土壤中六价铬含量达到10000mg/kg,土壤污染扩散深度达到15米以上;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六价铬浓度最高达到1417mg/L。
国内外铬污染场地常用治理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异位洗涤技术、原位淋洗技术、热处理(包括热脱附、高温烧结、高温玻璃化等)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土壤气提技术等。其中,固化/稳定化技术(占18%)、热处理技术(占17%)和洗涤技术(占11%)应用最广。这些治理技术由于实施复杂、费用高、易降低土壤肥力、容易再度活化、周期长及效果不显著等因素,而不被广泛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及其制造方法,利用该生物降解剂来降解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六价铬的含量。该生物降解剂所含的WH菌群是降解重金属六价铬的微生物,它以麦饭石、牡蛎壳、活性有机物料为微生物WH菌群的生命载体,该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可以导致溶解作用、沉降作用、螯合作用、生物性甲基化作用、细胞内累积或挥发作用,从而将土壤中重金属六价铬降解。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制造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的微生物,所述的微生物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期为1999年4月2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0395.2、名为WH2菌种;硫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ulfureum、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期为1999年4月2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0395.5、名为WH5;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期为2007年9月1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66、名为WH8菌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期为2013年1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7111、名为WH20菌种。
采用上述微生物的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的主要成份为WH2菌种、WH5菌种、WH8菌种、WH20菌种以及麦钣石、牡蛎壳、活性有机物料。
该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内含菌种配比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1)WH2 菌种:10-45%; (2)WH5 菌种:13-50%;
(3)WH8 菌种:8-40%; (4)WH20 菌种:8-37%。
本发明的土壤重金属六价铬生物降解剂的制造方法,包括菌种培养和配制,其工艺步骤为:
(1)将WH2菌种、WH5菌种、WH8菌种、WH20菌种按上述重量百分比配比混合均匀组成为WH菌群;
(2)所述WH菌群二级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配方:
活性有机物料 35—45%;米糠 35—45%;大豆粉 15—17%;奶粉 1.5—2.5%;糖 0.5—1.5%;其余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利万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利万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