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吸泵内置回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1792.1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平;俞志君;唐晓晨;姜大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16K3/26;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回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特别是一种安置在自吸泵内回流孔处的回流阀,该阀由泵内压力自动控制开或关。
背景技术
普通自吸泵启动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原注水循环和气液分离过程,泵中的回流孔是原注水循环通道。现有技术的自吸泵内置回流孔为通孔,当自吸泵实现自吸后出水腔处于正压,进水腔处于负压,出水腔有部分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回流孔中流回进水腔,这部分水无效分流直接降低泵运行效率。为了解除自吸泵内置回流孔在自吸之后仍畅通分流的问题,本行业在回流孔安置回流阀是一种很有效的技术措施。目前,工程中得到应用的回流阀主要有两种典型结构,一种是手动球阀结构的回流阀,另一种是浮动截止阀结构的回流阀。前一种回流阀尽管结构简单、关闭严密、开关自如,但每次启动自吸泵都要先手动打开,待实现自吸后再手动关闭,这种结构的回流阀除要人值班外,还不能实现远程控制,不符合现代船舶配套要求。截止阀结构的回流阀在自吸泵运行时能够随出水腔与进水腔的压力差自动实现开关,此类回流阀的阀芯采用具有回弹力的橡胶材料制造,以满足随压力而动的要求。因橡胶材料易老化,制造工艺复杂,可靠性不高,老化后易发生内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由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的压力差自动控制开关的自吸泵内置回流阀,该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动作灵敏、可靠、完全,符合远程控制技术条件。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自吸泵自备回流阀,它包括阀塞、弹簧、密封圈、套管、阀体、垫片、限位耳、顶杆和阀盖。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阀塞为盲管结构,管壁上均布2~4只窗口,盲端径向外壁为锥度台肩,密封圈嵌在锥度台肩的凹槽中。所述套管为直管,一端轴向固定连接在阀塞内端面中部,套管内依次安放弹簧和垫片,套管右端设有限位耳用于轴向限位。所述阀体是一种三通壳体,位于左侧面上部的通孔面对配套自吸泵出水腔的回流孔,底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同轴的外伸管,右置外伸管内设台肩外设螺纹,左置外伸管面对配套自吸泵进水腔接口,该外伸管口部为锥孔与相配合的阀塞组成阀控结构。所述阀盖固定连接顶杆,阀盖旋在阀体右侧面的外伸管上构成螺旋式轴向调节结构,通过增减垫片数量改变弹簧压缩量来设定阀塞抗轴向推力的能力。
上述结构中,阀塞管壁上的窗口为矩形,窗口边始于盲端内端面,窗口总面积等于阀塞内孔截面积。弹簧为压力弹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利用配套自吸泵出水腔与进水腔的压力差控制阀塞动作,阀塞在阀体内移动组成截止阀结构,压力传动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密封严密;
2、用压力控制的回流阀,不需要人工值守,符合远程控制技术条件;
3、泵内没有无效的回流,提高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安装在自吸泵中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自吸泵自备回流阀,它包括阀塞1、弹簧2、密封圈3、套管4、阀体5、垫片6、限位耳7、顶杆8和阀盖9。所述阀塞1为一端堵死的圆管,此种盲管构件的管壁上均布两只如图2所示的矩形窗口1.1,窗口总面积等于阀塞1内孔截面积。阀塞1的盲端径向外壁为锥度台肩,密封圈3嵌在锥度台肩的凹槽中。所述套管4为直管,一端轴向固定连接在阀塞1内端面中部,套管4内依次安放压力弹簧2和垫片6,套管4右端设有限位耳7用于轴向限位,限制阀塞1不从阀体5中滑脱。所述阀体5是一种三通矩形壳体,位于左侧面上部的通孔面对配套自吸泵出水腔的回流孔,底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同轴的外伸管,右置外伸管内设台肩外设螺纹,左置外伸管面对配套自吸泵进水腔接口,该外伸管口部为锥孔与相配合的阀塞1组成常开的阀控结构。所述阀盖9内置螺纹孔和固定连接的顶杆8,阀盖9旋在阀体5右侧面的外伸管上构成螺旋式轴向调节结构,通过增减垫片6改变弹簧2压缩量来设定阀塞1抗轴向推力的能力。本实施例中配套的自吸泵扬程为35m,内置三只垫片6初定顶杆8的轴向调节位置,然后旋紧阀盖9设定阀塞1最终关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