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1061.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郝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K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公交 进站 协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前安排进站公交车停车顺序,方便乘客乘车,并减少公交车站点排队的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属于交通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动化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已成常态,解决交通问题途径之一就是引导人群向公共交通转化。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方式之一,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很多公交站点出现一站多条线路的情况。由于公交线路较多,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造成乘客跟车奔跑秩序混乱。这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还会延长公交车站点停留时间,不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前安排公交车进站停车顺序,方便乘客乘车,并减少公交车在站点的排队的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配置于公交站点和公交车之间,所述公交车上安装车载显示屏以及储存有该公交车信息的车载电子标签;公交站点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停靠车位;且公交站点安装有中央控制单元、站点显示屏以及语音提醒装置,另外,该公交站点出站口安装RFID识读器a,而公交站点进站口的临近位置安装RFID识读器b,其中:RFID识读器a用于识读出站的公交车车载电子标签的信息;RFID识读器b用于识读进站的公交车车载电子标签的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与车载显示屏、RFID识读器a、RFID识读器b、站点显示屏以及语音提醒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RFID识读器a、RFID识读器b传送的车载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停靠车位数量计算出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逐一赋予进入RFID识读器b射频范围内的公交车相应停靠车位信息直至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为0,之后对于进入RFID识读器b射频范围内的其余公交车进行慢行通知提示;RFID识读器b所反馈的公交车信息以及中央控制单元对该公交车的处理信息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传送至该公交车车载显示屏、站点显示屏以及语音提醒装置。
优选的:所述RFID识读器b与公交站点进站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km。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中央控制单元根据RFID识读器a、RFID识读器b传送的车载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停靠车位数量计算出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逐一赋予进入RFID识读器b射频范围内的公交车相应停靠车位信息直至公交站点内空余的停靠车位为0,之后对于进入RFID识读器b射频范围内的其余公交车进行慢行通知提示;RFID识读器b所反馈的公交车信息以及中央控制单元对该公交车的处理信息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传送至该公交车车载显示屏、站点显示屏以及语音提醒装置,即中央控制单元根据站点内公交车的数量以及RFID识读器b传送的信息向该进站的公交车传送停靠车位信息或者慢行通知,且将该进站的公交车的停靠车位信息或者慢行通知传送给该公交车的车载显示屏、站点显示屏、语音提醒装置;同时根据RFID识读器a传送的信息得出该出站的公交车的停靠车位信息,并将该停靠车位信息通过车载显示屏通知接收到慢行通知的公交车,且通过站点显示屏和站点语音提醒装置向乘客提供该接收到慢行通知的公交车的停靠车位信息,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本发明实现乘客根据公交站点显示屏和语音提醒装置在相应停车位等待要乘的公交车,公交车司机根据车载显示屏将公交车停在站点相应停车位,当公交站点停车位饱和时,中央控制单元将自动提醒进入射频范围的公交车司机减速慢行,防止公交站点出现长距离排队,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提前安排公交车进站停车顺序,方便乘客乘车,并能够减少公交车在站点的排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灭火机器人的防火显示器
- 下一篇:电子安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