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0774.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立华;王晓燕;金海燕;张瑜;孙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5/24;A61K35/60;A61K3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石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服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
背景技术
胆石症是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总称,为常见病多发病,因合并胆囊炎、引起发热、右上腹剧烈疼痛,因此也是急腹症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近20余年来,随着影像学(B型超声、CT及MRI等)检查的普及,在自然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达10%左右,国内尸检结果报告,胆石症的发生率为7%。随着国人的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胆石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个别病人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胆囊癌及胆管癌等恶性病变。流行病学及病理学已证实该病防治的重要性。远在公元1700年前,中医对胆石症就有认识和记载,古人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等方剂治疗胆石症,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西医在急性期以消炎止痛为主要方法,急性期后根据病人发病情况、胆石大小,一般动员病人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或取出结石。目前手术方法多采用微创治疗,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等手术治疗,但因风险大、对人体有创伤、痛苦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中药治疗胆石症有其独到之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治疗胆石症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包括以下成分:乌药10-30g、炒蒲黄5-12g、五灵脂4-10g、柴胡8-20g、麦冬10-16g、莱菔子8-18g、陈皮10-20g、三棱5-10g、青皮10-20g、龙胆草8-20g、公丁香1-5g、郁金5-12g。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竹茹8-20g、焦三仙10-20g、甘草3-10g。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薏仁20-30g、金钱草20-30g、半夏5-10g、茵陈20-50g、大黄10-20g、威灵仙40-50g。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还包括金钱草20-50g、金银花30-50g、威灵仙40-50g、鱼脑石5-12g、芒硝1-10g。
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1)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
2)将粉碎后的中药原料加2000ml水文火煎煮60-80min;
3)将步骤2)的药液过滤,留滤液,并在滤渣中再加入1500-2000ml水文火煎煮40-60mim;
4)将步骤3)的药液过滤,留滤液,并在滤渣中再加入1500ml水文火煎煮50min;
5)将步骤4)的药液过滤,留滤液;
6)将三次滤液合并并浓缩至1500ml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的服用方法,将上述所制得的汤药分早、中、晚三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服药1h后做跳跃动作5-10min。
本发明中药原料的药性如下: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
炒蒲黄为炒制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味甘,性平;归肝、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利尿的功效。
五灵脂为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可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可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三棱又名带皮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根;味辛、涩,性凉;入肝、脾经;可用于治疗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芹菜籽油的分子蒸馏提纯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膨化牛肉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