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5A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0658.X | 申请日: | 2013-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冯关华;陈卫东;冯永恺;尹剑波;何李婷;金鑫;刘拂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奇;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F16H57/02;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中小型 汽车 at 自动变速器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5速自动变速器,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5A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有四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是AT自动变速器,其齿轮传动形式主要是行星齿轮传动,并且采用两排或多排行星轮系串联传动的形式传递动力。行星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相比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即:行星传动是一种常啮合传动,特别有利于实现动力换档或自动换档;它是共轴式传动,与定轴式相比,可明显缩小变速器径向尺寸;由于它是多点啮合传动,故在传递同样力矩时可用小的齿轮模数,从而尺寸小、重量轻;此外多点啮合的对称性,不仅使径向力平衡,且使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能力强、寿命长。但是与定轴齿轮传动相比,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比较困难;且液力自动变速器较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要低很多。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替结合来完成换档过程,所以换档时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换档舒适性。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由于采用定轴齿轮传动系统,所以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但是由于其结构采用定轴齿轮传动,所以与液力自动变速器相比,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径向尺寸较大,因而布置在汽车上相对困难。且由于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由平行轴式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所以其采用的齿轮数量就相对较多,因此在加工成本上会高一些。
因此,若发明一种采用齿轮传动形式为行星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串联组合,具备传动效率较高、换档迅速平稳、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好的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5A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其目的在于为中小型汽车提供一种兼具行星齿轮传动形式与定轴齿轮传动形式两者优点,且有较多档位的自动变速器,从而提高自动变速器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以及汽车的换挡动力性和驾驶舒适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5A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Ⅰ)、离合器组(C1、C2、C3、C4)、制动器组(B1、B2)、2K-H行星齿轮传动组(1、2、H1、3)、一级锥齿轮组(4、5)、二级锥齿轮组(6、7)、三级锥齿轮组(8、9)、主减速齿轮组(10、11、12、13)、差速器(14)、输出轴(Ⅷ)、车轮(15)以及各中间传动轴。
所述输入轴(Ⅰ)与离合器组相连,通过离合器组(C1、C2、C3、C4)与制动器组(B1、B2)的分离与结合,控制2K-H行星齿轮传动组与各级锥齿轮组的协调工作,实现变速器的自动换挡功能,并经主减速齿轮组将动力输送至输出轴(Ⅷ),最终由车轮(15)输出,从而完成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
所述离合器组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所述制动器组包括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
所述2K-H行星齿轮传动组包括太阳轮(1)、行星轮(2)、行星架(H1)和从动齿轮(3);所述一级锥齿轮组包括一级主动锥齿轮(4)和一级从动锥齿轮(5);所述二级锥齿轮组包括二级主动锥齿轮(6)和二级从动锥齿轮(7);所述三级锥齿轮组包括三级主动锥齿轮(8)和三级从动锥齿轮(9);所述主减速齿轮组包括右主动齿轮(10)、右从动齿轮(11)、左主动齿轮(12)、左从动齿轮(13)。
所述中间传动轴包括左内输入轴(Ⅱ)、左外输入轴(Ⅲ)、传动轴(Ⅳ)、右外输入轴(Ⅴ)、右中间输入轴(Ⅵ)、右内输入轴(Ⅶ)和中间轴(Ⅸ)。
所述的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通过花键分别与左内输入轴(Ⅱ)和左外输入轴(Ⅲ)固连,左内输入轴(Ⅱ)上设有太阳轮(1),左外输入轴(Ⅲ)上设有一级主动锥齿轮(4),一级主动锥齿轮(4)通过行星架(H1)与行星轮(2)相连;所述的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通过花键分别与右外输入轴(Ⅴ)和右中间输入轴(Ⅵ)固连,右外输入轴(Ⅴ)上设有二级主动锥齿轮(6),右中间输入轴(Ⅵ)上安装有第一制动器(B1),右内输入轴(Ⅶ)上依次设有从动齿轮(3)和第二制动器(B2)。
所述中间轴(Ⅸ)上依次设有一级从动锥齿轮(5)、二级从动锥齿轮(7)和三级主动锥齿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奇;合肥工业大学,未经陈奇;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