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0556.8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万刚 |
主分类号: | B60S5/04 | 分类号: | B60S5/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轮胎 充气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拆气门的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轮胎充气主要是手动充气,充气过后快速将气门芯用气门芯钥匙拧在气门上。这样就会在安装气门芯由于时轮胎内气压大,有大量气体泄漏,不能一次完成充气,不仅需要补充,由于泄漏的气体气压大,还容易呲伤维修工人的手,给充气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延长了维修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充气不泄漏、充气和安装气门芯一次完成、且能实时监控胎内压力,安装快速,节约时间的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由套管a和套管b套于中空的内管的外部,气门芯旋杆由内管末端伸入内管构成,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改进,内管的顶部为气门接口,内管的顶部凹槽处起,依次设有回位弹簧a、内管进气口、限位钢珠及气门芯入口,内管的末端设有密封帽,回位弹簧a与凹槽内沿之间设有上弹簧限位器;内管上由顶部至末端依次设有五道密封胶圈;套管a外部设有气源入口,套管b外部设有气压表和开关扳手,开关扳手与密封帽连接处为直角卡口 ;气门芯旋杆为中空,气门芯顶针由气门芯旋杆的末端伸入气门芯旋杆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五道密封胶圈中密封胶圈a和密封胶圈b设在回位弹簧a与套管a的气源入口之间处,密封胶圈c与密封胶圈d设在气源入口与气门芯入口之间处,密封胶圈d与密封胶圈e分别位于气门芯入口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内管的末端位于开关扳手的下方处设有一条扳手槽,扳手槽竖直方向的槽沿上设有内管限位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气门接口处、密封帽内,和气门芯顶针末端分别设有密封胶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气门芯旋杆外部处设有旋杆限位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限位钢珠的外部设有回位钢丝圈,限位钢珠不少于一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套管b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回位弹簧b。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开关扳手的侧方设有手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开关扳手上设有回位撬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气门芯旋杆的长度不小于内管的长度。
本发明的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经过上述技术改进,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充气前,先将气门芯由气门芯入口放入装置内,充气和安装气门芯一次完成,充气量大,在补胎之后的一次充气时,使轮胎与轮辋迅速贴紧,减少气体泄漏,大大缩短充气时间;气门芯旋杆相当于普通的气门芯钥匙,能迅速安装气门芯,方便操作;气门芯旋杆中的气门芯顶针,能在装置内打开气门芯的气孔,直接进行补气,无需二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内管扳手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闭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机动车轮胎充气辅助装置,由套管a1和套管b2套于中空的内管3的外部,气门芯旋杆4由内管3末端伸入内管3构成,其特征在于内管3的顶部为气门接口13,内管3的顶部凹槽14处起,依次设有回位弹簧a5、内管进气口6、限位钢珠7及气门芯入口8,内管3的末端设有密封帽9,回位弹簧a5与凹槽14内沿之间设有上弹簧限位器21;内管3上由顶部至末端依次设有五道密封胶圈;套管a1外部设有气源入口15,套管b2外部设有气压表10和开关扳手11,开关扳手11与密封帽9连接处为直角卡口 ;气门芯旋杆4为中空,气门芯顶针12由气门芯旋杆4的末端伸入气门芯旋杆4内部。
所述的五道密封胶圈中密封胶圈a16和密封胶圈b17设在回位弹簧a5与套管a1的气源入口15之间处,密封胶圈c18与密封胶圈d19设在气源入口15与气门芯入口8之间处,密封胶圈d19与密封胶圈e20分别位于气门芯入口8的两侧。
所述的内管3的末端位于开关扳手11的下方处设有一条扳手槽27,扳手槽27竖直方向的槽沿上设有内管限位器28;所述的弹簧限位器21同时也有限位内管3的作用。
所述的气门接口13处、密封帽9内,和气门芯顶针12末端分别设有密封胶圈。
所述的气门芯旋杆4外部处设有旋杆限位器22。
所述的限位钢珠7的外部设有回位钢丝圈23,限位钢珠7不少于一个。
所述的套管b2与内管3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回位弹簧b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万刚,未经马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LC控制的自动物料搬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银纳米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