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0361.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生;吴克明;黄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2 | 分类号: | D01H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落纱粗纱机 粗纱管插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属于自动落纱粗纱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落纱粗纱机从落纱到换管、生头、开车全自动完成,实现了粗纱机全自动纺纱和粗细联,使棉纺纺纱能进一步提高纺纱质量,并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目前自动落纱粗纱机用于普梳和精梳棉型纤维及人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将并条工序生产地棉条喂入,纺制粗纱,供细纱工序使用。
目前国内外自动落纱粗纱机落纱型式主要由二种结构,一种为内置式结构,另一种为外置式结构。但上述两种结构型式自动落纱,其粗纱管均必须由吊锭作为介质,将粗纱管底部的锥销槽同时并正确套入筒管座上的两个启动销上,而同步带与筒管座上齿轮啮合,通过同步带带动筒管座转动,然后由启动销带着粗纱管旋转运行,达到卷绕的目的。
现有粗纱管的底部均布设有偶数个锥销槽,两个启动销对称设置在筒管座上部,这两启动销的直径相同、且两中心轴线共线,由于两启动销安装位置高度完全相同,当自动落纱时,在粗纱管向下运动与筒管座上的启动销接触时,粗纱管底部的锥销槽其锥形导向面必须同时与筒管座上两启动销接触就位,才能将粗纱管上的锥销槽套入筒管座的两个启动销上,将粗纱管连接在筒管座上。但自动落纱粗纱机的落纱机构较长,甚至长达到几十米,而各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如铸塑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各零部件的装配精度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粗纱管上的均布设置锥销槽与固定在管筒座上两启动销之间相互间位置的对称度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粗纱机长期运行后,其误差累积所引起的差异进一步增加,使粗纱管与筒管座之间在相对运动时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很容易引起对称分布的两启动销无法与纱管底部对称分布的两锥销槽正确同时就位,因此每车落纱约有10%左右的粗纱管上的锥销槽与筒管座上的启动销不能正确入位,从而导致在纺纱中粗纱管跳动入位或需人工入位,重影响插管的正确率与正常纺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自动落纱时,使粗纱管上的锥销槽能准确套入筒管座的两启动销上,能提高插管正确率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包括筒管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筒管轴上带有齿轮的筒管座,筒管座上部对称设有第一启动销和第二启动销,粗纱管底部均布有两个以上偶数个锥销槽,粗纱管上的各锥销槽与第一启动销和第二启动销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销的直径D1大于第二启动销的直径D2或/和第一启动销的中心线高于第二启动销的中心线。
本发明对连接在筒管座上的两启动销进行改进,使第一启动销的直径D1大于第二启动销的直径d2或/和第一启动销的中心线高于第二启动销的中心线,当粗纱管在向下运动过程中,第一启动销和第二启动销在与粗纱管底部锥销槽的锥形导向面接触时,能形成一定的安装高度差,这个安装高度差使粗纱管底部两个锥销槽的锥形导向面与筒管座上的第一启动销和第二启动销能逐个接触和就位,从而解决了由于各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以及粗纱管与启动销之间对称度的加工精度误差而引起无法就位的问题。在自动落纱时,能使粗纱管上的锥销槽能准确套入筒管座上的第一和第二启动销上,能提高插管正确率,使得正常纺纱,可适用于任何种型式自动落纱粗纱机插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粗纱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管轴,2—粗纱管,2-1—锥销槽,2-2—锥形导向面,2—粗纱管,3—第一启动销,4—轴承,5—筒管座,6—第二启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粗纱管插装结构,包括筒管轴1、通过轴承4支承在筒管轴1上的带有齿轮的筒管座5,筒管座5上部对称设有第一启动销3和第二启动销6,粗纱管2底部均布有两个以上偶数的锥销槽2-1,该粗纱管2底部的锥销槽2-1可设有10-16个,见图1、2所示,本发明在每个锥销槽2-1进口部分均具有锥形导向面2-2,粗纱管2上的各锥销槽2-1与第一启动销3和第二启动销6对应,当粗纱管2上的两个锥销槽2-1分别套入第一启动销3和第二启动销6时,使粗纱管2能与筒管座5连接,通过同步带驱动筒管座5旋转,再由筒管座5带动粗纱管2转动对纱线进行卷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粘合复合材料增强件
- 下一篇:实施催化气相反应的管束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