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9250.0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谷梦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梦若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032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旋转 自由 组合式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插线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办公等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插线板。插线板通常包括有插座板以及通过电源线与插座板连为一体的电源插头。现有的插线板其连接电源插头的电源线与插座板都是固定连接为一体,插线板也是一个固定的整体,一个插线板上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插座孔,当一个插线板上有多组插线孔时,插线板外形尺寸就较大,而且显得笨重难看。使用者通常要根据使用场合不同,购买多种规格型号的插线板,十分浪费。此外,当使用插线板的地方只有狭小的空间以及存在死角时,如果手中只有规格较大的插线板,就难以使用,不得不再购买小规格的插线板,产生不必要的花费。在一些狭窄的死角位置,电源线与插座板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插线板常常不能转动方向而使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提供一种电源线与插座板灵活连接、每一组插座孔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轻巧、使用方便的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包括一端连接电源线、另一端带凹槽的圆柱形插接式接头,至少一个带有插座孔的插线板单元;在每一个插线板单元的前端带有凸起的圆柱形接头,后端带有另一个插线板单元的圆柱形接头可插入并可360°旋转的接入凹槽;圆柱形插接式接头可插入圆柱形接头并可360°旋转;每一个插线板单元内部的导电体均分别通至插座孔、圆柱形接头和接入凹槽,在插接式接头内部也设置有导电体,电源线的另一端接有插头。
本发明的插线板单元的圆柱形接头为同圆心的中空两层式结构,导电体拨片分别设置在内层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外层的内表面,其中,最里一层导电体拨片是地线,中间一层导电体拨片和最外一层导电体拨片分别是火线和零线;接入凹槽为同圆心的双层凹槽结构,导电体拨片分别设置在内圈凹槽的中心、内壁和外圈凹槽的内壁面,其中,中心的导电体拨片为地线,其余两层导电体拨片分别是火线和零线;插接式接头内部的凹槽也为同圆心的双层凹槽结构,导电体拨片分别设置在内圈凹槽的中心、内壁和外圈凹槽的内壁面,其中,中心的导电体拨片为地线,其余两层导电体拨片分别是火线和零线。本发明插线板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插线板单元相互插接组成。每个插线板单元上可只设置一组插座孔,插座孔可为两相插座孔或三相插座孔。也可在每个插线板单元上设置两组插座孔,插座孔可为两相插座孔或三相插座孔或一个两相插座孔和一个三相插座孔的组合。
本发明由于圆柱形插接式接头与插线板单元既可分开又可插接在一起,使得插线板部分和插头及电源线部分可分开,使用和携带十分方便。同时由于圆柱形插接式接头可插入圆柱形接头并可360°旋转,当使用场合狭窄、有阻挡或存在死角时,可灵活转动调整插线板单元的方向,以便于使用。每一个插线板单元均可做成标准统一的前端带凸起的圆柱形接头、后端带接入凹槽的结构,可将一个插线板单元的圆柱形接头插入另一个插线板单元的接入凹槽中构成组合式插线板,根据需要将所需数量的插线板单元随意组合。插接式连接使连接更加方便和紧凑,并能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相邻接的插线板单元还可以相互360°旋转,十分灵活和方便。本发明可将插线板采用积木模块式自由组合和拆分,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插线板单元的数量并随时根据需要组合和拆分,再也不用为适应各种场合的使用购置多种规格的传统插线板,经济便捷且外观简洁明快。此外,本发明使用凹槽式电源接口,由于导电体拨片都位于凹槽或接头的内部,孩童不易触及。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圆柱形插接式接头的零部件组成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插线板单元的零部件组成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圆柱形插接式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本发明插线板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圆柱形插接式接头与插线板单元组接的示意图;
图4(b)是两个插线板单元组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梦若,未经谷梦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