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9093.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王静远;那明君;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轮系鸭嘴式 栽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旱田移栽机具上的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自动移栽机领域,主要有吊篮栽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化手臂等。其中吊篮机构适用于钵体较大的钵苗移栽,且能在已覆膜处进行移栽,适应范围较广。其中吊篮栽植机构多为杆件机构,是利用平行四杆原理,在使用中存在振动性大、转速不能过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通过行星齿轮轮系中的非圆齿轮解决了振动性大、速度低的难题,达到增长秧苗入篮时间、保证秧苗入篮时吊篮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和运动到下方时秧苗直立、不推秧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围绕太阳轮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和第一中间轮啮合,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啮合,且太阳轮、第一中间轮、第二中间轮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轮固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非圆齿轮啮合,第二非圆齿轮和左侧吊篮固装在行星轮轴上;在左侧吊篮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和右侧吊篮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顶杆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上,在顶杆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所述滚轮与凸台脱离或接触配合。
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通过非圆齿轮的传动,使得当右侧吊篮与左侧吊篮运动到上方送苗的位置时,吊篮的入苗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而当其运动到下方时保证秧苗竖直,且不会推倒秧苗。
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滚轮与凸台接触,将右侧吊篮顶开,秧苗落下;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右侧吊篮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左侧吊篮闭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作业振动小、转速高,提高了秧苗接收的成功率,减少了漏秧率,且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则集合了灵巧、低劳动强度、低造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行星轮系配置图。
图中件号说明:1、太阳轮 2、第一中间轮 3、第二中间轮 4、第一非圆齿轮 5、第二非圆齿轮 6、弹簧 7、行星轮系壳体 8、顶杆 9、第二中间轴 10、行星轮轴 11、右侧吊篮 12、左侧吊篮 13、滚轮 1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围绕太阳轮1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1和第一中间轮2啮合,第一中间轮2和第二中间轮3啮合,且太阳轮1、第一中间轮2、第二中间轮3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中间轮3固装在第二中间轴9上,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非圆齿轮5啮合,第二非圆齿轮5和左侧吊篮12固装在行星轮轴10上;在左侧吊篮12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11;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12和右侧吊篮11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7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10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14,顶杆8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11上,在顶杆8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凸台14脱离或接触配合。
作业使用时,通过非圆齿轮的传动,使得当右侧吊篮11与左侧吊篮12运动到上方送苗的位置时,吊篮的入苗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而当其运动到下方时保证秧苗竖直,且不会推倒秧苗。
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滚轮13与凸台14接触,通过顶杆8将右侧吊篮11顶开,秧苗落下;当滚轮13脱离与凸台14接触配合时,右侧吊篮11在弹簧6的作用下与左侧吊篮12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锅、电压力锅移动锅耳
- 下一篇:基于语义信息分类的SAR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