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针灸振动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8930.0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晖;林育兹;阳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针灸 振动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针灸振动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临床初步总结认为,温针对于治疗风寒湿痹有显著效果。传统温针治疗1610例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肺癌、肝癌、喉癌、乳腺癌、皮肤癌、甲状腺癌、口腔癌、血管癌、横纹肌肉瘤、前列腺癌、黑色素恶性变等,因为传统温针冷却速度快,所以也必然降低了温针的治疗效果。如果使用电热温针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CN201832123U公开一种电热温针装置,包括针柄,在针柄上安装有针身,在针柄上夹持连接有加热夹;从加热夹引出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有电源和温度调节开关;所述电源和温度调节开关互相连接。该实用新型利用电能对针刺到穴位上的针灸针进行加热,实现针灸治疗同时进行。
中国专利CN201978147U公开一种电热温针器,其包括温针器主机和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灸器,温针器主机包括变压器、整流器、指示仪表和功率调节装置,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在整流器输出端上依次串联指示仪表、功率调节装置和温灸器的电热丝,并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温灸器包括圆桶状的温灸器壳体、发热体、电热丝和绝缘隔热层。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污染,温度稳定可调,实现了量化功能;温针与艾灸融为一体,具有温针与艾灸的双重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CN101940528A公开一种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它包括机壳、连接线和内热针,机壳内开关电源由外界交流市电供电,开关电源与输出功率调节器电路连接,输出功率调节器与若干个悬浮隔离式电压转换模块分别电路连接,每个悬浮隔离式电压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每根内热式针灸针电连接,机壳面板上设有电路导通显示器;机壳面板上设有温度数字显示器和计时数字显示器,温度数字显示器和计时控制数字显示器均与开关电源电连接,内热式针灸针的工作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后反馈给温度数字显示器。针体的发热深度和针体的加温程度由治疗仪主机输出的恒压恒流调节控制,针尖温度可保持在最合适状态,使针体内电热丝的红外热释能量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不会灼伤皮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明显提高针刺效果的一种电热针灸振动治疗仪。
本发明设有加热器、控制器、银针和电源;
所述加热器设有支撑架、散热片、银针套筒、套筒加热件、温度传感器和微型电机;所述银针套筒设在支撑架上,散热片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套筒加热件设在银针套筒上,温度传感器设在银针套筒的下部,银针的尾部与银针套筒连接,微型电机与银针套筒连接;套筒加热件、温度传感器和微型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套筒加热件和微型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设有微处理器、振动时间选择按钮、振动时间指示灯、振动强度调节旋钮、光电隔离器、环境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当前加热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环境温度显示器和当前加热温度显示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分别接温度传感器、振动时间选择按钮和振动强度调节旋钮的输出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分别接微型电机、振动时间指示灯、光电隔离器、环境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和当前加热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光电隔离器的输出端接加热器,环境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环境温度显示器的输出端,当前加热温度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当前加热温度显示器的输入端。
所述套筒加热件可采用加热片或加热丝,所述加热片可贴在银针套筒上,所述加热丝可缠绕在银针套筒上。所述套筒加热件上可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可采用隔热纸。
所述微型电机可采用微型偏心轴振动电机。
所述控制器还可设有温度上升调节按钮、温度下降调节按钮和电源开关。
所述微处理器可采用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可采用型号为AT89S52的单片机。
本发明将现代科技应用到传统的中医针灸上,利用智能控制的电加热系统代替以前的艾绒燃烧加热方法,以及利用微量的电动针灸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捻动银针,1)可减少治疗的复杂程序,便于操作;2)针灸的温度可控可调、精准可靠、安全有效;3)利用电热针可增强针灸的针刺效果和治疗范围,是对传统针刺方法的创新;4)在电热针灸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时间间隔可调节的间歇振动,大大的提高了针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8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上层小型鱼类大小分拣机
- 下一篇:收集低密度液体的微量离心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