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28582.7 | 申请日: | 2013-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良;张榭令;姜忠惠;代文汇;罗心怡;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莱市天保海水养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 地址: | 265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扇贝 苗种 培育 方法 | ||
1.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产卵、孵化
当雌性虾夷扇贝亲贝性腺呈桔红色或桃红色,雄性虾夷扇贝亲贝性腺呈乳白色,性腺指数达13%以上,正常换水发现有少量亲贝开始排放性体液时,表明亲贝培育完成,将亲贝移入与培育池同样温度的排卵池中,不进行其它刺激,亲贝开始第一次排卵,第一次排卵结束后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3-5天,亲贝进行再次排卵;
将受精卵加水稀释或分池,密度控制在40-60个/毫升进行孵化,为了防止受精卵沉底堆积影响孵化效果,在孵化过程中,每隔1小时用木耙将水搅动一次,至发育到担轮幼体期为止,在水温8-12℃条件下,经70-90小时,当60-70%幼虫达到D形幼虫时,用200目拖网及时进行选优;
选优操作是用NX-103筛绢制成的规格为200目的拖网拖选,进行培养,如果幼体数量较少则可再用网箱排水浓缩收集,幼体密度直接影响其培养效果;
2)、幼体培育
a、密度要求:根据D形幼虫培育时期不同,选择合理的放置密度;
b、饵料要求:金藻3011,8701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以金藻与硅藻为辅混合投喂,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c、水温要求:幼虫培育阶段适宜水温为13-17℃左右,最佳温度15℃,D形幼虫选出后,将水温逐渐升至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达到稚贝阶段再逐渐降温培育,最后降至与当时室外自然水温相近,以利向自然海水温度过渡;
d、换水:培育期间每日换水,根据幼虫培育阶段选择不同的换水量,逐渐向自然海水条件过渡,并连续微量向水中充气,每天吸底一次;
3)、投放附着基
培育18-20天,幼虫平均生长6-8μm、平均壳长达到220-240μm时,大部分幼虫即可出现眼点;当有35-45%的幼虫眼点变圆,壳缘增厚时, 用120目筛绢将眼点幼虫筛选一遍,分别放入不同池中,然后在各池投放附着基;
4)、幼贝培育
虾夷扇贝幼体在室内培育至壳高600μm的附着稚贝时,便移至室外进行幼贝培育。
2.为适应室内和海上水温差异,出池前逐渐降低水温至接近自然水温, 幼贝培育经历的时间为5-6个月,可分为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3个阶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幼体培育养殖时密度要求: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每毫升水中8-10个/ml,后期6-7个/ 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幼体培育养殖时饵料要求: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混合重量比为3:1,日投饵量每毫升水中1-6万个/ 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重量比可改为扁藻:金藻:硅藻=8:3:1的比例投喂, 日投饵量每毫升水中3-10万个/ 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幼体培育养殖时水温要求:幼虫培育阶段适宜水温为13-17℃,最佳温度15℃,D形幼虫选出后水温每天升高0.5℃,将水温升至15℃,达到稚贝阶段再降温培育每天降低0.3-0.5℃,最后降至与当时室外自然水温相近,以利向自然海水温度过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虾夷扇贝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幼体培育养殖时换水要求: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前期幼虫培育阶段每次换水1/3个量程,后期稚贝阶段每次换水1/2个量程,逐渐向自然海水条件过渡,并连续微量向水中充气,气量以水面稍泛起水波为宜,每天吸底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莱市天保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蓬莱市天保海水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85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