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茎叶的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412.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兵;曾晖;茹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3/347;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茎叶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生产厂或者植物原料加工厂的植物茎叶一般采用烘箱干燥,或者微波干燥,干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时间长,干燥温度高,造成能耗过高;同时部分药物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植物茎叶表面出现干裂、烧焦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茎叶的干燥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能耗小,耗时短,干燥温度低,能避免植物茎叶表面烧焦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茎叶的干燥方法,使用微波流化床设备对植物茎叶湿料进行干燥。
在上述干燥方法中,所述微波流化床设备是专利号为201220174418.0,名称为《一种用于固体颗粒干燥的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记载的微波流化床设备。
在上述干燥方法中,干燥温度控制在50-90℃,风速为0-30m/s。
在上述干燥方法中,在采用微波流化床设备进行干燥的同时,还组合使用热风或微波进行干燥。
在上述干燥方法中,所述植物茎叶湿料的直径在2cm-8cm,含水量在12%~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微波流化床设备引入植物茎叶的干燥中,解决了干燥植物茎叶时局部温度过高、耗时长、干燥不均匀导致植物茎叶部分变焦、干燥不均匀、色泽下降等问题。本发明具有干燥时产品所处环境温度低,对样品表面外观影响小,能耗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茶叶为干燥对象,改变微波功率、风速、物料质量,控制腔内温度低于80℃来考察微波流化床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将植物茎叶湿料,放入专利号为201220174418.0,名称为《一种用于固体颗粒干燥的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记载的微波流化床设备进行干燥。将植物茎叶湿料放入微波流化床的分层系统,干燥到含水量<5%,将植物茎叶从分层系统取下,得到干燥后的产品。
实施例1:
干燥温度控制在7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15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400W,调节阀门全开,此时风速为30m/s,先用60℃的热风鼓吹20min,然后开启微波流化床设备干燥,干燥时间为30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4%。
实施例2:
干燥温度控制在8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25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600W,调节阀门全开,此时风速为25m/s,先用70℃的热风鼓吹20min,再用微波干燥5min,然后开启微波流化床设备干燥,干燥时间为40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5%。
实施例3:
干燥温度控制在8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20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800W,调节阀门全开,此时风速为25m/s,先用微波干燥20min,然后开启微波流化床干燥,干燥时间为30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6%。
实施例4:
干燥温度控制在6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20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600W,调节阀门全开,此时风速为30m/s,干燥时间为40-95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4.5%。
实施例5:
干燥温度控制在7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10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1200W,调节阀门开1/2,此时风速为30m/s,干燥时间为50-80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5%。
实施例6:
干燥温度控制在50℃,把茶叶产品放入微波流化床设备的三层隔盘中(每层约300克),设定微波功率为900W,调节阀门开1/2,此时风速为25m/s,干燥时间为50-75min。经检验,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