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7234.8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张勇平;吴宝荣;郝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H02J7/3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其中,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纳米摩擦发电机以及至少一个撞击部件,其中,每个纳米摩擦发电机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空腔的任一侧壁上,所述撞击部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发生碰撞的撞击球;
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纳米摩擦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空腔的第一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纳米摩擦发电机,以及固定在所述空腔的第二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纳米摩擦发电机,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所述撞击部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纳米摩擦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纳米摩擦发电机之间的导轨,所述撞击球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空心导管,所述撞击球设置于所述空心导管内部的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相对。
5.如权利要求2、3或4任一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纳米摩擦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纳米摩擦发电机之间分别具有预设的保护间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部件进一步包括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第一端为固定在所述空腔的顶壁上的固定端,所述牵引件的第二端为连接有所述撞击球的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的中心部位与所述牵引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每个侧壁上都设置有纳米摩擦发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被所述撞击部件撞击的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有防护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整流电路、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第一直流/直流控制电路以及储能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至少一个纳米摩擦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纳米摩擦发电机输出的交流脉冲电信号并对所述交流脉冲电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直流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所述第一直流/直流控制电路和所述储能电路相连,接收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和所述储能电路反馈的瞬时充电电压,根据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和所述储能电路反馈的瞬时充电电压得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直流/直流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直流/直流控制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储能电路相连,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转换处理输出给所述储能电路充电,得到瞬时充电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和第二直流/直流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流/直流控制电路和所述储能电路相连,接收所述太阳能板输出的直流电压和所述储能电路反馈的瞬时充电电压,根据所述太阳能板输出的直流电压和所述储能电路反馈的瞬时充电电压得到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直流/直流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直流/直流控制电路与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储能电路相连,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对所述太阳能板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转换处理输出给所述储能电路充电,得到瞬时充电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2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无传感器向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双电源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