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植物油原位增塑PVC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6501.X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贾鑫;胡甲梅;王永涛;刘志勇;王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4/06 | 分类号: | C08F14/06;C08F2/42;C08L27/06;C08K5/1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原位 pvc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植物油在氯乙烯聚合后期终止聚合,同时原位增塑PVC的研究。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最主要的化学树脂,发展前景广阔。PVC具有阻燃、耐腐蚀、绝缘、耐磨损等优良性能,并且价格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更是为PVC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氯乙烯聚合反应后期,液态单体相对减少,大分子链转移增加,岐化终止增加,使低分子量聚合物、支链聚合物含量增加,末端双键含量增多,烯丙基氯上Cl不稳定性也增加,从而影响聚氯乙烯产品的热稳定性,甚至PVC的加工性能。
在聚氯乙烯生产当中,根据氯乙烯自由基连锁反应机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80~85%时或当聚合后期压降下降0.1~0.15MPa时,应立即加入终止剂,以使游离基连锁反应停止进行。从大分子结构上减少支链来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改善产品的加工性能。
随着人们对聚氯乙烯生产过程、内部结构以及产品性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特殊性能终止剂的要求也日趋强烈,终止剂在聚氯乙烯生产中的作用极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聚合反应结束后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终止剂,目前国内主要是双酚A和ATSC类的终止剂居多,这两种终止剂都具有较大的毒性,对于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这些终止剂一方面残存在树脂中;另一方面,多余的终止剂还会残存在聚合母液水中,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欧盟已经开始逐步限制其使用,我国还没有限制其在PVC行业使用,但在未来10年内我国也会逐步淘汰和限制其使用,开发新型低毒、无毒,发展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绿色、环境友好型终止剂将成为终止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种良好的聚合用终止剂,应具有优良的终止性能,既可与自由基反应,又可与引发剂反应,从而达到终止聚合反应的效果。同时它又应具有卓越的抗氧性能,消除氧对聚合产品性能的影响;另外它还应具有显著的提高树脂热稳定性的能力。
本项目利用环氧植物油(如:环氧棉籽油、环氧大豆油)与其他终止剂制备复合终止剂。环氧植物油不仅绿色、环保、无毒,而且在PVC加工中可以代替有毒的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作为PVC的增塑剂。在聚合后期加入,不仅可以终止聚合,而且可以原位增塑PVC,对PVC有较好的稳定作用,能提高PVC树脂的白度和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树脂的塑化性能,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和抗冲击性,能提高制品的表面性能,降低塑化温度,减少鱼眼,得到性能优良的PVC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验采用悬浮法制备聚氯乙烯树脂,流程简单、成本低、操作简洁,易于实现工业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复合终止剂的配方(相对氯乙烯单体的量):
实验按照新疆天业集团SG-5型PVC的聚合条件,聚合温度59.5±0.5℃,在反应后期聚合压力下降0.1MPa时,加入复合终止剂,20mim后出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效果:采用环氧植物油配制复合终止剂,绿色、环保,成本低、操作简洁,易于实现工业化;且环氧植物复合终止、原位增塑PVC的研究在我国鲜见报道,因此该研发及推广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和远大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实施例1在20L聚合釜中,加入14kg软水、引发剂:65g、A14:125g、A17:65g、有机锡:4g、碳铵:4g;抽真空,搅拌(转速:405r/min),加6kg氯乙烯单体,冷搅30min,升温至59.5℃,反应约6h;待压力下降0.1MPa时,加入复合终止剂,20mim后出料,置于干燥箱中60℃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6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真空发生器的新型工装吸附治具
- 下一篇:双驱动单面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