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利用混合冷剂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665.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军;王道广;王英军;赵树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珂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混合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输送压缩机和储罐组成的回收系统对液化天然气装置中混合冷剂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燃料在能源和交通等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发展和利用。而开发利用天然气的首要问题是其液化和储存。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产业在中国得到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液化天然气装置建成投产。在已建或在建的装置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混合冷剂制冷工艺。混合冷剂一般由氮气、甲烷、乙烯或乙烷、丙烷或丙烯、丁烷和戊烷组成。在液化天然气装置正常运行时,仅需对混合冷剂做少量补充即可。但在装置开车调试和停车检修时,为安全的需要往往要将装置的混合冷剂排净,因而需要将混合冷剂回收和储存。
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液化天然气装置并没有混合冷剂回收系统而不得不将混合冷剂排空,使得再次正常开车时混合冷剂的补充量与首次开车相同,因而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大大地增加生产成本。某些液化天然气工艺中也设置了临时储罐,但这种方法回收效率低,最多只能回收40%的混合冷剂,因而并不为液化天然气生产厂家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资源浪费,实现液化天然气用混合冷剂的回收和利用,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装置中混合冷剂的回收方法,该方法采用均压和抽吸相结合的方式回收利用混合冷剂,回收利用较为彻底。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输送压缩机1和储罐2等组成的回收系统实现对液化天然气装置中混合冷剂的回收利用,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回收:当液化天然气装置停车时,开启阀V1~V6对混合冷剂回收系统b和液化天然气装置中的循环制冷系统a进行均压,使两系统压力达到平衡;然后关闭阀V2、V3、V5和V6,开启输送压缩机1将混合冷剂压入储罐2中,待输送压缩机1入口压力降至0.1~0.4MPa时,关闭输送压缩机1及阀V1和V4;
(2)利用:当液化天然气装置再开车时,开启阀V1~V6对混合冷剂回收系统b和液化天然气装置中的循环制冷系统a进行均压,使两系统压力达到平衡;然后关闭阀V1和V4~V6,使输送压缩机入口缓存罐3与储罐2相通,使输送压缩机1的出口与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混合冷剂压缩机4的入口相通,之后开启输送压缩机1将混合冷剂送入循环制冷系统a中,待输送压缩机1入口压力降至0.1~0.4MPa时,关闭输送压缩机1及阀V2和V3。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均压操作时系统的平衡压力为0.8~3.0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均压操作时系统的平衡压力为0.65~2.95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输送压缩机1的入口压力为0.1~3.0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输送压缩机1的入口压力为0.1~2.95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输送压缩机1的出口压力为1.0~5.0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输送压缩机1的出口压力为0.8~4.9MPa。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混合冷剂为纯气相或者气、液两相。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若混合冷剂为气、液两相时,则在步骤(1)和步骤(2)中均首先打开阀V5和V6使用液相的混合冷剂均压,待液相的混合冷剂全部转移后再关闭V5和V6,然后再进行气相均压。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和步骤(2)进行时,循环制冷系统a中的阀V7和V8均处于开启状态。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若液化天然气装置仅是为了检修循环制冷系统a中的混合冷剂压缩机4而停车时,则步骤(1)和步骤(2)进行时,循环制冷系统a中的阀V8和混合冷剂回收系统b中的V6均处于关闭状态。
依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液化天然气装置内的混合冷剂回收和利用效率为80%~98%摩尔比。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的回收是指将混合冷剂从制冷循环系统a转移到本发明的回收系统b,上述的利用是指将混合冷剂从本发明的回收系统b移到制冷循环系统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回收利用混合冷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输送压缩机1、输送压缩机入口缓冲罐3、储罐2、连接管线及附属阀门V1~V6,其中,顶部管线进入回收系统后分为两路:一路经V2与储罐顶部直接连接,另一路经V1依次连接输送压缩机入口缓冲罐3和输送压缩机1后再与储罐2顶部连接;底部管线进入回收系统后经V5和V6直接与储罐底部连接。
上述的顶部管线由循环制冷系统a中的混合冷剂压缩机入口分离罐5的顶部出口处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珂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珂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苹果饲料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