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渐尖毛蕨修复土壤重金属铜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493.5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方炎明;沈羽;张开梅;周鹏;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渐尖毛蕨 修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渐尖毛蕨修复土壤重金属铜污染的方法,属于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化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类的关注?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相继出现的水俣病(Hg污染)?骨痛病(Cd污染)?哮喘病(SO2和重金属粉尘复合污染),到七十年代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海岸重金属事件的发生,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据报道,2009年到2010年,我国的重金属中毒事件高达31起?针对这一问题,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金属专项整治规划?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含铜矿产的开采、冶炼厂三废的排放、含铜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和城市污泥的堆肥利用,使土壤含铜量达到原始土壤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远远超出了土壤环境的承载力,对植物、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危害,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安全。
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衍方式多,对各种极端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所蓄积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选择性差,因此,在土壤修复和水体净化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蕨类植物的生活周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由于孢子体和配子体各自独立生活,并且都能蓄积重金属污染物,蕨类植物修复技术的独特性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渐尖毛蕨修复土壤铜污染的方法,其目的旨在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铜对土壤的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用渐尖毛蕨修复土壤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存在修复能力;
二、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胁迫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优点:价格低廉,应用推广面大;持续时间长,可长期使用;耐受性强,无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渐尖毛蕨修复土壤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存在修复能力;
二、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胁迫的安全性。
所述的步骤一,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存在修复能力;具体包括,
1、实验处理设计:
1)取以16株根际长度与株高相近,刚长出 1-2 片小羽叶的渐尖毛蕨幼苗为一组,分四组进行实验,根部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移入事先装上 500g草炭营养基质的塑料盆中,盆规格为25×15cm,该草炭营养基质包括草炭营养土、蛭石、珍珠岩混合均匀,其重量百分比为草炭营养土:蛭石:珍珠岩=1:1:1;
2)将药品五水硫酸铜配成相应浓度后,添加到草炭营养基质中,用去离子水淋溶 3 天并混合均匀;
所说的药品五水硫酸铜与草炭营养基质配成相应浓度,200mg/kg、400mg/kg和800mg/kg,以及与对照组(CK)各处理重复 4 次;
2、实验证明渐尖毛蕨对重金属铜的吸附:
渐尖毛蕨器官中铜浓度的测定,材料收割时,将植株分为根、叶柄、羽叶三部分,用去离子水冲洗2次后放入培养皿中,于 80℃的烘箱中杀青15分钟,60℃下烘至恒重后,精确称取渐尖毛蕨的根、叶柄、羽叶各0.100g于100ml 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0 ml浓 HNO3和 2ml HClO4, 以不加材料的混合酸作空白校正,在已有的四组处理材料中选取三组材料进行实验分析,摇匀过夜,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消煮至白烟冒尽,液体变清亮为止,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 25 ml,使用ICP-MS仪测定,元素含量用相应器官的干重计,数据结果见表2:
表 2 铜在渐尖毛蕨器官中的分布
注:浓度=均值±标准差,n=3;
研究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不仅要看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吸收累积能力,还应考虑其向地上部转运重金属的能力;富集系数BF反映了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难易程度;迁移系数TF通常能够反映出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情况,渐尖毛蕨对铜的富集系数BF和迁移系数TF结果统计见表4:
表3渐尖毛蕨对铜的富集系数BF和迁移系数T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